“他不是在調解糾紛,就是在去調解糾紛的路上。” 同事們這樣說他。

他是艾尼瓦爾·熱依木,吐魯番市鄯善縣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室主任。先后三次被自治區司法廳授予“全疆優秀人民調解員”榮譽稱號,2019年被評為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個人,2020年被司法部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調解員”。
調解要將心比心
大家都知道,50多歲的艾尼瓦爾干起工作來比年輕人還要賣力。這幾年,由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矛盾糾紛越來越多,為了盡早化解當事人的心結,完成調解工作,艾尼瓦爾基本沒有按時下過班。在他心里,沒有周末和節假日,加班加點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
艾尼瓦爾深深明白,一個案件如果不及時去調解,化解糾紛,當事人雙方就可能會打官司,成為冤家對頭。為了避免矛盾激化,他在案件調解中不僅給當事人做工作,還經常幫助當事人與保險公司溝通,為當事人爭取合理賠償。

“干調解工作需要韌勁和耐心,時間投入了,功夫下到了,道理講通了,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艾尼瓦爾經常這樣說。
2018年4月的一天,鄯善縣連木沁鎮村民阿某駕駛的電動三輪車與艾某駕駛的汽車相撞,阿某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阿某的大兒子前些年也是因交通事故死亡,一個家庭里兩個親人先后因交通事故離世,阿某的丈夫一時難以承受,情緒非常激動,極力抵觸調解。
艾尼瓦爾并沒有放棄。幾天后,他帶著慰問品再次來到阿某家,邊聊家常邊安撫家屬的情緒,耐心聽他們哭訴,待情緒穩定后才見縫插針地從法理情的角度分析調解的好處,講明對方的誠意。
這樣反復多次,阿某家人終于被艾尼瓦爾打動,態度有所緩和,雙方當事人最后在互讓互諒的基礎上達成了調解協議。這個案件的成功調解在當地群眾中引起了極大反響,得到群眾的稱贊。
艾尼瓦爾說:“交通事故發生后,尤其是傷亡方家屬情緒容易激動,稍有疏忽都有可能導致矛盾激化。這就需要我們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帶著感情去做工作。”
從事交通事故調解工作8年來,艾尼瓦爾累計調解糾紛788件,調解成功780件,調解成功率達98.8%。
群眾的貼心人
地處戈壁灘的迪坎鎮卡爾孜庫勒村,是鄯善縣司法局的聯系村,這里一年四季風沙大被當地人稱為“戈壁村”。
艾尼瓦爾經常到卡爾孜庫勒村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化解糾紛,村里的群眾都認識他,稱他是排憂解難的“好阿卡”。
2020年6月,劉某種植的80畝甜瓜眼看著瓜熟蒂落,到了上市的時間,收購的老板卻忽然要解除合同。
“這一地的甜瓜熟了要是賣不出去,十幾萬元錢就要‘爛’到地里!”心急如焚的劉某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正當他著急上火,一籌莫展的時候,正在走訪入戶的艾尼瓦爾了解到了這個情況。
“群眾的事情沒有小事情,況且這是十幾萬元的大事情。”艾尼瓦爾匆匆來到劉某家地頭,找到收瓜老板反反復復講道理、做工作,六月炎熱的天氣里,三個多小時他硬是連口水都沒有來得及喝。
最終,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及時為劉某挽回了十余萬元的損失。
“艾尼瓦爾·熱依木,亞克西!”拿到瓜款的劉某豎起大拇指。
“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艾尼瓦爾多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著瑣碎的事情,把群眾當作家人朋友,把群眾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真心實意為群眾解決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用樸實無華、潤物無聲的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