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集“全國優秀法官”“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工作者”“自治區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于一身的喀什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二庭副庭長努爾阿吉·圖拉克的采訪,是在笑聲中開始,在笑聲中結束的。盡管其間多次說到了工作和生活的艱難困苦,他依舊談笑自若。

“泰山壓頂不彎腰啊!”這應該是他留給陌生人的第一印象。
坐在記者眼前這位笑容可掬的法官,以他的快樂情緒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慢慢地,大家都和他一樣堅信:只要樂觀,就能“烏蒙磅礴走泥丸”“萬水千山只等閑”。


從職員到“勞道”翻譯
1979年,努爾阿吉出生在喀什地區疏勒縣的一個黨員干部家庭。
1997年,他從新疆機電學校機械專業畢業,分配到疏附縣種子公司工作。不滿足現狀的他,自學經濟管理專業并參加了成人高考。之后,他又報考了新疆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2002年本科畢業。畢業前一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因為有了知識積累,他把翻譯、秘書工作做得得心應手。
2008年,29歲的他以全地區筆試、面試第一名的好成績考入伽師縣人民法院,成為一名翻譯。
遇到需要國家通用語言和維吾爾語兩種語言的案子,整個庭審過程中,每個人的每句話都需要努爾阿吉來翻譯。他要說的話比法庭里任何一個人都多兩到三倍,自然,他要做的準備工作也比別人多得多。
面對“專業用語”翻譯的挑戰,努爾阿吉會在每個案子開庭前,拿出多幾倍的時間去整理審判提綱,加班加點“惡補”專業用語的翻譯。
“也有焦頭爛額的時候,有的案子原告好幾個,被告好幾個,我在原告、被告、法官、律師間來來回回地翻譯,一個庭審兩天,下來我就頭暈了。”努爾阿吉笑著說。
2009年秋天,努爾阿吉的妻子身懷二胎即將生產,可他接到了29個案子的翻譯任務,需要打字成文、印制成冊。
在以往的工作中,努爾阿吉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一點:工作只要交給他,他就會排除萬難,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用同事的話說,他是一名“勞道”(方言,意為厲害)的翻譯。
努爾阿吉一頭扎進辦公室,沒日沒夜地拼了兩個月。當他把近40萬字的翻譯材料整整齊齊地交給領導的時候,已是滿臉胡子拉碴。
“最大的收獲就是從那時候起戴上了眼鏡!”努爾阿吉哈哈笑著說。

還是因為不滿足于現狀,2009年,努爾阿吉通過司法考試成為一名助理審判員。
“‘你要做到公平、誠實、敢于承擔責任’,成為法官那天,父親鄭重地對我說了這些話。父親嚴肅和期望的眼神,我一生難忘。”努爾阿吉說。
從法官到優秀法官
“來刑庭吧。這個平臺更適合你。”2011年,努爾阿吉在喀什中院掛職期間,他的誠實和能干在法院出了名。時任喀什中院刑事審判庭庭長看中努爾阿吉是個好苗子,真誠地建議。
2011年3月,努爾阿吉正式調入喀什中院,成為喀什地區培養的第一批可以獨自辦案、獨自翻譯、獨自匯報的“雙語法官”。
努爾阿吉在喀什中院優秀前輩的教導下,很快進入角色,辦案有速度、有質量。2011年至2014年,他的名字年年都在喀什中院優秀法官的光榮榜上,2015年,他被評為自治區級先進工作者,并數次榮立一、二、三等功。
“我特別喜歡魯迅先生的那句話: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也是我當法官和做人的態度。”努爾阿吉說。
做法官11年來,努爾阿吉承辦各類刑事犯罪案件500余件,每起案件都在審限內審結,無一發回重審或改判,更無一起冤假錯案,他在實現“不冤枉一個好人,也絕不放過一個壞人”的諾言中維護著社會主義法治的威嚴。

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努爾阿吉響應組織號召,成為“訪惠聚”工作隊一名隊員,深入農村,全心全意地做農民群眾的“孺子牛”。那里的村莊、那里的人因為他們的付出發生了可喜的改變。
2017年1月15日,是個讓努爾阿吉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他因獲得“全國優秀法官”榮譽前往首都領獎。
“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去北京,在天安門前照張相是我童年的夢想,我圓夢了。”努爾阿吉笑得很幸福。

“其實,優秀是一把尺子,量到你或沒有量到你,你的言行都應該保持那個標準。”努爾阿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