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區莎車縣依蓋爾其鄉位于莎車縣東部,鄉政府所在地距離莎車縣城25公里,轄區面積100.6平方公里。因其與澤普縣、葉城縣及本縣的佰什坎特鎮和阿瓦提鄉相鄰,境內有多條主干道在此交織穿行。
聞名遐邇的葉爾羌河從這里穿過,長達18公里的河畔與百姓相依相伴,這里還有依蓋爾其水庫,就連附近鄉鎮的人們都喜歡來這里避暑休閑……
這給莎車縣公安局依蓋爾其派出所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做好群眾工作,依靠群眾,是依蓋爾其派出所摸索出的“黃金經驗”。
“群眾‘大廈’怎么建?根基就是‘人民公安為人民’,當老百姓遇到了‘急難愁盼’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的是我們民警,那我們就贏得了群眾的信任。”這里的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但這個觀念深入每一位民警的內心。
依蓋爾其派出所,以“抓鐵有痕”的精神攻堅克難,把“矛盾不上交”作為核心指標,把“平安不出事”作為主責主業,把“服務不缺位”作為第一任務,密切聯系群眾、充分發動群眾、用心服務群眾,致力夯實平安建設群眾根基。2021年,在自治區公布的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名單里,依蓋爾其派出所名列其中。

《警務室的小故事》
窺一斑而知全豹。今天,平安君就帶您來到依蓋爾其鄉派出所,專門看看每個警務室里都有的那本臺賬——《警務室的小故事》。

走進這里的任何一個警務室,都有記載民輔警為民奉獻的《警務室的小故事》,特別引人注目。翻開來看,它不同于其他地方警務室里的類似記錄本,時間、地點、人物、接警人員、處理結果等并不只是簡單地填寫在表格里,而是多了講述的內容:發生了什么、怎么處理解決的,不乏有語言、態度、情緒等細節的描述。
“完成這個記錄的過程本身對我們就是一個訓練,我們的寫作水平提高了。”一村警務室輔警乃斯如拉·艾尼瓦爾笑著說。
“這樣做,除了可以更詳盡地記錄情況,有助于回顧總結外,民輔警也學會簡單地講故事、寫故事,這也是我們的初衷。”派出所教導員孫建軍說。
自2020年1月起,記錄群眾工作小故事的臺賬,成為依蓋爾其派出所管理中的小改革、小創新。
經過19個月的堅持和鍛煉, 100頁一本的故事臺賬,在所轄的每個警務室里都至少有兩本。
1000多個為民服務的“小故事”躍然紙上,每一個小故事的背后都體現著民輔警把群眾的小事當大事,把群眾的事當自己事去做的責任心和“為民不忘初心,群眾不留困難”的擔當情懷。
“故事王”有獎勵
故事的發生、解決的數量、質量和記錄故事的數量、質量如何,派出所有一整套周匯總、月總結、季考核的評比制度和標準。每季度的專項考核都由所領導、分管副所長及警務片區警長組成考核小組打分考評。對綜合成績位居前三名的警務室,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至今已有18人次獲得專項獎勵,并涌現出了加里村“阿百度”(阿力木·尼扎木墩)這樣的優秀警務室民警。

“阿百度”被多次評為“故事王”并成為“故事王”的受益者。“就因為這個,我獲得過兩次調休的獎勵呢。高興!”說到因故事而獎勵,“阿百度”很是自豪。和“阿百度”一樣,在派出所中已有多人次爭優當先的民警獲得了他們最開心的獎勵。
好故事 不勝枚舉

2021年7月4日:
一大早,轄區群眾努某神情慌張地來到警務室。他的三個孩子在頭一天晚上11點左右出門玩耍沒有回家,努某找了一夜無果。“阿百度”(阿力木·尼扎木墩)接警后,發動組織村民100余人,分成20多個小組進行地毯式尋找。直到下午4點,其中一組在距加里村5公里與佰什坎鎮交匯點找到了又餓又渴已經無力走動的兩個小孩。還有一個大的呢?原來大的孩子看到這么多人來找,怕挨揍,就躲進了附近的玉米地。
2019年初:
亞爾貝西村警務室一級輔警艾爾肯·依明尼牙孜在入戶走訪中了解到76歲的熱合慢·庫爾班是一名退伍軍人,曾在中印邊境浴血奮戰。如今年事已高,兒女不在身邊,和老伴相依為命。艾爾肯對熱合慢心存敬意,經常前往家里探望,幫助老人打掃庭院、處理農活、理頭發、洗衣服。在多次的來往中,他們成了一對忘年交。只要有機會,艾爾肯就聽老人講述保家衛國、建設邊疆、民族團結的故事。艾爾肯說:“每一次聽老人講故事都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艾爾肯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贏得了群眾的真心愛戴。2021年初因工作需要,他被調到喀尕恰克熱村工作。為了留住艾爾肯,亞爾貝西村的村民多次到派出所“上訪”,并通過喀什地區“碼上評警”平臺向地區公安機關反映。此事被民警戲稱為“依蓋爾其最暖心的投訴”。
依蓋爾其派出所是一支先進的團隊,多次榮獲全疆優秀公安派出所榮譽;以身殉職的所長塔西·熱孜克同志被評為公安部二級英模;前任所長木太力甫·卡迪爾榮獲自治區優秀人民警察稱號。派出所先后有十余名民警獲得個人三等功、先鋒模范、優秀共產黨員、抗擊疫情先進個人等表彰獎勵,民警受獎率達40%以上。近年來,派出所未發生一起民警違法違紀案件。
贊!榜樣派出所果真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