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北疆,鮮花盛開,綠意盎然。筆者從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出發,乘車前往阿克闊勒特克。
阿克闊勒特克是哈巴河縣齊巴爾鎮一個夏牧場,位于阿爾泰山深處的中哈邊境,山路崎嶇,從縣城乘車跑一個單程要顛簸七八個小時。
我們要采訪的護邊員黑努爾別克·居努斯別克常年守護在這里。

傳承紅色基因
今年63歲的黑努爾別克護邊已有40多年。他護邊的初衷源自父親居努斯別克·哈瑪江的影響。
新中國成立前,居努斯別克就參了軍,在戰斗中受傷后,他復員回到哈巴河縣。新中國成立后,居努斯別克主動要求到阿克闊勒特克夏牧場當義務護邊員,一干就是45年。
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祖國”刻進了黑努爾別克的心里。1976年,18歲的黑努爾別克跟隨父親走上守邊護邊之路。
新中國剛成立時,為確保邊境安全,居努斯別克將氈房搭建在邊境線上,一邊放牧,一邊踏查,記錄地形地貌,及時向相關部門匯報邊境情況,并建議上級挑選一批表現好、肯吃苦的牧民到阿克闊勒特克夏牧場放牧護邊。居努斯別克的建議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當年就派工作人員對阿克闊勒特克夏牧場邊境線進行全面勘察,并挑選了40名牧民到阿克闊勒特克夏牧場放牧護邊。
居努斯別克深知守邊護邊的重要性,每年,牧民還沒有上山,他就早早來到阿克闊勒特克夏牧場,入冬前,牧民全部下山后,他才離開。
1996年5月的一天,居努斯別克在趕往夏牧場途中突發腦溢血去世。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居努斯別克用盡力氣指了指馬鞭。“我明白父親的心思,他想讓我接過護邊的馬鞭,繼續守好祖國的邊境線。”黑努爾別克說,父親生前經常教導他“有國才有家,如果邊境線守不好,小家也不會安寧”。

勇于擔當使命
隨著國家的強大,當地牧民的觀念和生產模式也悄然變化,過去與黑努爾別克一起抵邊放牧的牧民,有的過上了定居生活,有的進城務工掙錢,唯獨黑努爾別克還過著候鳥式的護邊生活。每年冰雪還未完全融化時,他就趕著牛羊來到阿克闊勒特克夏牧場,直到大雪封山才離開。
阿克闊勒特克夏牧場水草豐茂、風景優美,巡邊路卻異常艱險。黑努爾別克每天清晨騎馬出發,天黑才能歸來。山路崎嶇,馬過不去的地方只能徒步,餓了啃干馕,渴了喝河水。山里的天氣變化多端,剛剛還是晴空萬里,轉瞬就是烏云密布、暴雨傾盆,猝不及防的黑努爾別克只能牽著馬在樹下避雨。巡邊途中遇到狼、熊、野豬等野獸,也是常有的事。
巡邊路艱險,考驗無處不在。有企圖越界者的金錢誘惑,有到邊境區域盜獵者的威脅,還有準備到邊境挖蟲草者的賄賂。面對威脅,黑努爾別克從未退縮,面對賄賂,他更是堅決回絕。他說:“如果面對兇險就退縮,面對誘惑就動搖,我就沒臉面對黨的培養和父老鄉親的信任,更對不起父親。”
寒來暑往,歲月交替。如今,在黑努爾別克的感召下,他的妻子和兒子朱馬別克·黑努爾別克也加入了護邊行列。
在黑努爾別克家的氈房中,有兩塊阿勒泰地區邊防委員會頒發的牌匾格外醒目,一塊屬于黑努爾別克,一塊屬于朱馬別克。牌匾上“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為祖國守邊防”這句話是黑努爾別克一家三代巡邊護邊的真實寫照。

如今,年過花甲的黑努爾別克雖不再放牧,但他護邊巡邊的初心始終未改。每年開春,他都會早早地來到阿克闊勒特克夏牧場,居住在界碑旁,守護著邊境線上的一草一木。他說:“雖然我年齡大了,但我是一名黨員,要繼續守好邊境線。”
真情愛軍擁軍
父親居努斯別克在世時始終保持著雷厲風行的作風,對子弟兵那份特殊的情感也感染了黑努爾別克。幾十年來,黑努爾別克愛軍擁軍,始終幫邊防官兵所需、解邊防官兵所難。
上世紀八十年代,邊防連官兵每年夏天都要到邊境哨所守防,從駐地到哨所,中途有十幾公里山路,車輛無法通行,所有物資只能靠官兵們背馱肩扛,黑努爾別克看到后,決定幫官兵們搬運物資。此后,每到官兵駐防時,黑努爾別克就趕著家里的12峰駱駝提前到邊防連,無償幫官兵們搬運物資,這一幫就是20多年,直到哨所通車。
2004年7月,邊防連要在阿克闊勒特克夏牧場征集一塊草場,設立執勤哨卡。齊巴爾鎮召開大會,動員牧民給部隊讓出一塊營地,黑努爾別克主動站起來:“我家的草場地勢平坦,距離界碑近,就在我家的草場上建吧,需要多大面積都行,我全力支持!”
事后,邊防連提出給黑努爾別克相應的草場補償,被他謝絕。黑努爾別克說:“土地本來就是國家的,你們在這里守衛邊境,保衛祖國,我怎么能伸手向國家要錢呢?”
邊防官兵剛進駐阿克闊勒特克夏牧場時,黑努爾別克又主動將氈房讓給邊防官兵當臨時營房,他和家人住進了四面透風的帳篷。
從那時起,黑努爾別克與一茬茬邊防官兵結下了情濃于血的軍民魚水情。官兵去巡邏,他主動當向導,臨走前叮囑妻子做好飯菜,等官兵回來吃口熱乎飯。每年“八一”建軍節,他都要專門宰羊慰問官兵。他說:“這些孩子為了保家衛國,遠離家鄉和父母,我要盡自己所能,給他們父母般的關愛。”

黑努爾別克的無私付出,使他與很多邊防官兵結下了深厚的“父子情”,王鑫就是其中一位。2007年,剛滿18歲的王鑫從陜西入伍來到新疆,被分配到邊防連,負責軍馬的日常管護和訓練。
管護和訓練軍馬,首先要懂得馬的習性,更要有精湛的騎術。可王鑫對馬一無所知,一時間手足無措。得知情況的黑努爾別克手把手地給王鑫傳授識馬、馴馬的技巧。一個月后,王鑫不僅熟練掌握了騎術、馴馬技巧,還學會了釘馬掌、套馬等絕活。王鑫也因此在兩年義務兵服役期滿后被部隊留下來,直到2019年光榮退伍。
黑努爾別克的4個孫子也和邊防官兵成了好朋友。每逢暑假,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阿克闊勒特克夏牧場,因為邊防官兵會抽時間給他們輔導功課、帶他們玩耍。
每天清晨,黑努爾別克12歲的孫子努爾江·朱馬別克都會和邊防官兵一起出早操,“我要好好鍛煉身體,長大后參軍,為祖國守邊防!”聽到孫子的話,黑努爾別克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