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抖音電商發布《關于借河南災情違規營銷的治理公告》,稱平臺將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嚴厲打擊借河南災情炒作、冒充災區商家及知名企業等違規行為。此外,快手也發布公告稱將對此類亂象進行專項整治,嚴厲打擊蹭熱點騙流量的行為。
河南水災,舉國關注。然而就在全國人民為災情而揪心,四面八方奮力救災之際,卻有少數人為了一己之私,跑到災區去蹭熱點,割流量;作秀擺拍,浪費公共資源,擾亂正常的救災秩序,引發人們的不滿和憤慨。
國家網信辦出臺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中明確指出,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應當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發布“不當評述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等災難的”等會對網絡生態造成不良影響的內容。而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則“應當履行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加強本平臺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在《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等規范性文件中也有相關要求。
由此可見,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災情不是炒作素材。在直播等網絡傳播活動中,作為內容生產創作者的網紅、明星、大V不能越過底線,肆無忌憚地炒作災情熱點。而直播等網絡平臺,則要落實主體責任,履行審核義務,壓實不當炒作的“防火墻”。
網絡治理,平臺有責。希望這一次抖音、快手的“自覺”行動能夠開個好頭,今后各大平臺都能樹立社會公義,擔當主體責任,對各種網絡亂象陋習開展主動巡查、前置打擊,發揮好網絡空間治理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