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他先后擔任基層法庭書記員、助理審判員、行政審判庭副庭長、老沙灣法庭庭長、立案庭負責人,一生追夢法官情。
他是牛挺學,現任塔城地區沙灣市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牛挺學先后榮獲自治區“訪惠聚”工作先進個人、自治區法院系統“辦案標兵”“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2020年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法院先進個人”稱號。
創新發展“拓荒牛”
作為一名法官,牛挺學立足崗位職責,將“巧干、實干”融入本職工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在擔任沙灣市人民法院立案庭負責人期間,牛挺學結合審判工作實際,創新工作方式,整合訴訟服務中心工作力量,加快法院“兩個一站式”工作,建設組建速裁團隊4個,推進完善訴調對接多元化解糾紛機制。
2020年,牛挺學通過多種形式化解矛盾糾紛,帶領立案庭狠抓訴前調解和司法確認工作,全年辦理司法確認案件1343件,個人年均辦理案件600余件,司法確認案件數居全疆前列。通過委派特約調解員訴前調解方式調解成功各類案件1604件,及時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糾紛,維護了社會穩定。
在信訪接待工作中,牛挺學樹立“信訪無小事、服務是根本、穩定是大局”的思想,帶頭實行對重大、緊急的來信來訪和申訴案件實行匯報與諫言制度,及時向領導及相關部門反映群眾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防止矛盾激化,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對信訪工作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我會利用多種方式做到提前掌握,果斷處理,致力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防止激化矛盾和產生群體性事件。”牛挺學說。
2020年以來,牛挺學辦理上級機關督(交、轉)辦信訪案件3件,接待來訪人員60余人次,做到了件件有落實、件件有回應,在司法角度確保了各族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為民服務“孺子牛”
化解矛盾、促進和諧是牛挺學工作的目標,他把法與情講到當事人的心坎上,努力讓每一位當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義。
“我記得我辦理過一起離婚案件,其實可以看出來夫妻雙方感情沒有徹底破裂,只是雙方都在賭氣,誰也不愿意主動認錯。”牛挺學說。
于是,牛挺學當庭決定采取“背靠背”式調解方式,和原、被告像朋友一樣聊天,為他們講述一個家庭的組建到三口之家的幸福是多么不容易,并基于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向雙方明確各自優點,訴說各自不容易……這樣的設身處地柔性調解方式讓原、被告感動落淚,最終和好如初。
一次庭審前,被告馬某借故留下了一個信封,牛挺學打開一看是某超市的購物卡,便立即聯系馬某取走,并對他說:“我知道你著急解決這件事,但這樣的方法是不對的,我就算加班也會盡快調解好案件,這是我的職責。你放心,保證不耽誤你們的后續工作。”
開庭時,牛挺學公平、公正地對待原、被告雙方,耐心仔細地向雙方解釋相關法律,積極地按照法定程序要求進行調解。最終使原、被告從面紅耳赤到握手言和,雙方當事人都對調解結果都很滿意。
庭審結束后,馬某仍舊熱情地邀請牛挺學吃飯,真誠地說:“我知道你是正直的法官,但你為了化解我們雙方的矛盾加班加點,還專門騰出一個下午為我們不停地講法律、講道理,連口水都沒有喝,我是真心感謝你的!”
牛挺學笑著說:“解決糾紛、化解矛盾,這是我的本職工作,你們的滿意就是對我最好的感謝。飯是絕對不吃的,這是工作紀律,也是我做人的原則。”

艱苦奮斗“老黃牛”
作為一名法官,牛挺學深知,只有持續不斷地學習提升個人素質水平,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在日常工作中,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業務知識傳授給年輕人,幫助他們盡快成長,用他的話說“帶新人的時候就是溫習知識和經驗的時候”。
41歲時,牛挺學決定考取法律職業資格A證。從那以后,他幾乎每天都利用下班時間認真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42歲那一年,他取得了法律職業資格A證。到現在為止,法院同事都這樣評價他:“咱們法院從地下室到四樓的審判執行業務工作,沒有牛專委不知道的、不會的!”
他對自己這般嚴苛要求的背后,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他總說,助人為樂是美德,但是在法院更為重要的是依法助人為樂。于是,在法院總能看見或者聽見,牛挺學又依法開展減免緩訴訟費繳納工作,讓打不起官司的人打得起官司的好事了。
牛挺學盡心盡力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尤其是涉及婦女、老人、未成年人、殘疾人、下崗職工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養老金等訴訟案件,他總會在核實后,為群眾依法辦理訴訟費減免緩相關手續。據統計,2020年以來,他辦理訴訟費減免緩手續6件,減免緩金額63538元,讓廣大弱勢群體切實感受到司法的溫度。
牛挺學說:“我將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讓法律變現為守護,讓公平永存人間,讓公正法治與我們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