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檢察機關不斷深化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大數據賦能法律監督,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走出了一條“以數字檢察為牽引,以類案監督為核心,以促進社會治理為目標”的數字檢察創新發展之路。如何借鑒紹興檢察機關的數字檢察建設模式,以大數據助力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率最高檢調研組一行到紹興市人民檢察院調研。
紹興市檢察機關自主研發“民事裁判智慧監督系統”,通過對法院海量裁判文書進行大數據分析發現監督線索。除該系統外,紹興市檢察院還有智慧檢察監督平臺、財產刑執行一體化監督系統、APDA社區矯正智慧檢察系統等一大批數字檢察品牌,正在覆蓋“四大檢察”“十大業務”。 紹興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翁躍強向調研組介紹了用大數據助力社會治理的“紹興檢察方案”。近年來,紹興市檢察機關利用數字檢察,發現20余個具有系統性、普遍性、突出性問題,并從機制建設角度促進社會治理。
數字檢察到底有何魅力?大數據如何撬動法律監督的杠桿?調研座談會上,張軍與紹興市兩級檢察院干警進行了深入交流。
“通過對監督平臺的應用,可以更精準地發現案件監督線索”“‘數字檢察’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監督方式的變化,基于大數據分析可以搞‘調查式’監督,不僅促使了檢察機關內部職能融合,也促進了和公安、法院的外部系統融合”“在不斷的創新、研發、使用過程中,檢察人員的數據解讀能力、大數據思維能力、數字應用場景構建能力得到持續鍛煉”……紹興市檢察院員額檢察官章芳芳、單正來、陸海談到“數字檢察”的辦案體會時說。談及數字檢察對法律監督工作帶來的“利好”,翁躍強談了四個轉變——從被動監督到主動監督,從個案監督到類案監督,從單兵作戰到系統融合,從監督辦案到社會治理。
“大數據助力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大有作為!你們在數字檢察方面發揚了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許多經驗值得借鑒!”張軍對紹興檢察機關的數字檢察建設給予充分肯定、高度評價。
圍繞適應新時代新發展階段新的經濟社會形勢和人民群眾對司法檢察產品的更高需求,進一步用好大數據,真正把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對檢察工作提出的“敢于監督、善于監督、勇于開展自我監督”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實處,張軍提出要求——
以大數據助力敢于監督。要智慧借助浙江數字化改革的東風,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打破信息孤島,破除數據壁壘,借助大數據開展法律監督,拓展監督路徑。
以大數據助力善于監督。用好用足數據資源,深化應用場景創新,助力法律監督質量、效率、效果提升;同時,也要加強數據資源的統籌管理,確保數據安全,確保公民合法權益的依法保護,避免造成數據資源浪費、辦案線索流失。
以大數據助力自我監督。用好“三個規定”和廉潔紀律規定落實情況等大數據,促進自我監督,自我凈化;用好將政治建設融入業務的辦案實績的“大數據”,促進檢察人員業績考評機制取得更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