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黨的歷史
我們讀到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那些故事
帶我們走進中國共產黨的過去
重溫那段崢嶸歲月
……
阿勒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 曙合拉·哈米提
習近平總書記講的《半條棉被》的故事還言猶在耳。那三名紅軍女戰士用剪刀剪下的半條棉被溫暖了苗寨老人的余生。
從我加入黨組織的那天起,就一直以自己黨員的身份而自豪。在阿勒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工作的5年來,在院黨組織的教育、鍛煉下成長,我深感作為一名黨員政法干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要和全體黨員一起為黨的事業頑強拼搏,為人民幸福、國家強盛、民族復興貢獻一份力量。
塔城地區公安局 孫寶蓮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紅軍長征。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其間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芫人煙的草地,行程約25000里。
紅軍的崇高品質使我敬佩,他們剛毅勇敢,堅貞不屈,扶危濟困。讓我明白,無論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應不驕傲不急躁,不消沉不動搖,把堅定的理想信念落實在思想上、行動上、工作上,愛黨盡忠、愛國奉獻、愛崗敬業,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司法局 馬玲
《金色的魚鉤》是紅軍長征過草地時發生的故事。主要講老炊事班長為了照顧幾名小同志而犧牲的故事。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深意識到如果沒有當年漫長艱苦的長征,哪有我們現在的生活!這美好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
作為一名在邊疆的基層政法干部,我更應該忠于黨和人民,熱愛本職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珍惜現在的生活和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委政法委 巴燕
在黨史學習中,粟裕將軍“走后門”的故事,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當時蘇聯在中蘇邊境不斷挑起事端,邊境的形勢一觸即發。很多人想方設法回到內地,而粟裕卻通過關系“走后門”,把剛從邊疆回到內地的兒子又送到了冰天雪地的北國邊疆。
從這個故事中,我看到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信仰和堅守!作為新時代的政法干部,我們要發揚紅色傳統,汲取寶貴經驗,進一步筑牢信仰之基、忠誠之基,立足崗位實際,把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效,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新疆、法治新疆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