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西后街37號,鬧市中一處寧靜的黃墻紅檐四合院,這里就是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支隊紀念館。
園區綠樹環繞,松柏蒼翠。80多年前,西路軍進入新疆后就駐扎在這里學習文化和現代軍事知識,利用新疆當時特殊的政治環境和地理環境,培養了一批我軍急需的特種技術人才,成為中國軍隊多兵種的基石。
特種兵訓練學校
一走進紀念館,廣場前的《軍旗緊握紅心向黨》主題雕塑和西路軍進疆路線圖,讓參觀者仿佛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1937年5月,紅軍西路軍左支隊到達迪化(烏魯木齊前稱),先入駐在西大橋附近的阜民紗廠,后遷至迪化東門外的一處營房。時任中國共產黨駐新疆代表的陳云經請示中共中央同意,取消左支隊番號,成立總支隊,對外稱“新兵營”。
全面抗戰爆發后,黨中央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決定撤銷原定總支隊去蘇聯學習的決定,改為就地組織文化學習。
紀念館講解員娜迪熱·艾克拜爾介紹,從1937年秋季開始,總支隊在迪化利用蘇聯援助盛世才的軍事技術裝備作為教具,以蘇聯和盛世才的軍事教官為老師,與延安選拔來的同志一起,學習裝甲、航空、汽車、通訊、軍醫等軍事課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學習運動。總支隊所在的“新兵營”實際上是一所訓練特種兵技術干部的學校。
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挑選了67人學汽車,87人學大炮,50人學裝甲車,34人學無線電,13人學醫,43人學航空,20多人派往蘇聯學習情報工作。黨代表陳云、鄧發、陳潭秋先后親自講授政治時事和馬列主義理論,對總支隊的成長傾注了大量心血。
如今西路軍總支隊紀念館所在的四合院,就是根據當年總支隊營房舊址原貌復原重建的。院落左右兩排房間是當年總支隊指戰員居住的地方,如今是紀念館展廳,陳列了指戰員們學習用的墨水瓶、鋼筆、書籍等物品。展廳里懸掛著反映當年指戰員們認真學習的畫作:廚房里貼滿識字卡,炊事員一邊做飯一邊學習;睡到半夜把教員從被窩里叫醒,學懂學會才罷休;文化程度高的學員給文化程度低的學員補習功課……

總支隊指戰員們一邊補習文化知識,一邊學習軍事技術,以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攻克了一道道難關,沒有辜負黨的殷切期望。經過近兩年學習,1939年底進行技術考核時,“新兵營”學員在駕駛、修理、戰術、射擊等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績。中共第一批飛行員在新疆順利飛上藍天,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中第一批空軍飛行員和機械師。
我軍的骨干和種子
如今,在紅軍航空隊員飛行訓練的機場舊址,烏魯木齊市幸福路上,空軍新疆航空隊紀念館靜靜地矗立在這里。走進紀念館,1200余張圖片、37本(篇)圖書資料和數件實物復制品,記錄并展示了總支隊指戰員在新疆航空隊學習、戰斗的崢嶸歲月。
黨中央對西路軍總支隊在新疆的學習寄予厚望,1939年9月,周恩來往返蘇聯途經迪化時,兩次專程看望了總支隊同志,并勉勵他們,“你們是我軍較早的、走在最前面的軍事技術人員,是種子,是骨干。”“將來建設我們自己的空軍,有骨干、有種子了。”

1939年冬,得知新疆航空隊學員返回延安,朱德總司令十分高興:“我軍在東北繳獲了不少航空器材,有飛機,有機場,就缺駕駛人員和維護人員。”在東北老航校這座人民空軍的搖籃里,新疆航空隊學員把學到的本領,竭誠奉獻給了黨的航空事業。
“新疆航空隊是我黨空軍的火種,帶動了星星之火燎原之勢。”新疆黨史研究專家劉向輝說,作為我黨我軍第一批航空技術人才,新疆航空隊學員在人民空軍創建與發展過程中,作出了巨大貢獻。
4月2日,在今日頭條網站上,網名為“新匠人9932”的網友在參觀了新疆航空隊紀念館后,發圖并留言:“今天才知道!中國空軍出自新疆,新疆航空隊‘勞道’!”
事實正是如此,1949年中央軍委批準創辦6所航空學校,其中4所航校第一任校長均為新疆航空隊隊員。空軍第一支航空部隊在南京成立,所屬4個團中,3個團長均為新疆航空隊隊員。

西路軍總支隊在新疆培訓的特種兵技術力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多兵種建立、發展的基石,培養出了第一批航空兵、裝甲兵、炮兵人才。總支隊400多名指戰員中,許多都成為我軍特種兵部隊的技術骨干和領導力量。
3月26日下午,烏魯木市49中6年級學生石佳旖在父親石恭強的陪伴下,專程來到新疆航空隊紀念館參觀。“新疆航空隊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支航空隊,這段歷史應該讓孩子知道。”石恭強說。
做新時代接班人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人們紛紛來到紅色教育基地,緬懷革命先烈,感悟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3月25日下午,西路軍總支隊紀念館迎來了當天第三批參觀者——自治區森林草原防火中心的黨員干部們。講解員娜迪熱·艾克拜爾雖然把西路軍的歷史和故事講了一遍又一遍,但面對一批新的參觀者,講解時依然充滿熱情。
自治區森林草原防火中心黨員干部參觀了展廳內陳列的歷史圖片和實物。該中心主任庫爾班·吐爾遜說:“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重溫和緬懷這段光輝歷史,真切感受到西路軍指戰員們堅持革命、不畏艱險的英雄主義氣概,不畏犧牲為黨為人民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我們要永遠銘記西路軍將士的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

駐烏空軍某部作為新疆航空隊的傳承者,每年都會組織新干部、新學員參觀新疆航空隊紀念館。部隊在特殊節日,如“五四”“七一”,都會組織官兵在航空紀念館前重溫入黨誓詞、軍人誓詞。2017年,部隊還開展了“搶救歷史行動”,出行多地走訪當年老航空隊成員。
“作為一支歷史悠久的部隊,近年來我們組織了多次學習和事跡宣講會,幫助官兵領悟新疆航空隊精神的豐富內涵,在繼承新疆航空隊光榮傳統的同時,開拓創新,加強部隊建設,續寫新時代駐疆空軍的輝煌。”駐烏空軍某部宣傳處處長陳永剛說。

大學生士兵任顧鎧說:“入伍后,參觀了新疆航空隊紀念館,我對新疆航空隊的歷史有了直觀的認識。今后我將苦練本領,磨煉軍人血性,做新疆航空隊新時代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