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昌吉州中院“訴源治理”新實踐之五
昌吉回族自治州兩級法院秉承“把最好的空間和最優質的服務提供給群眾”的理念,不斷創新工作機制,致力打造包含訴源治理、多元化解、分調裁審的“一站式”多元解紛體系,為當事人提供多途徑、多層次、多種類的解紛方案和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解紛服務。
為實現這一目標,昌吉州兩級法院線下建成現代化訴訟服務大廳8個,設立窗口服務區、自助服務區、便民服務區、訴訟引導區、調解速裁區等功能區,暢通立、審、執、調、訪“一站式服務”渠道;線上實現訴訟服務一網辦結和12368訴訟服務熱線一號通辦。
2020年,昌吉州中院受理各類案件3878件,電子卷宗隨案掃描覆蓋率達99.41%;
兩級法院為企業減、緩、免訴訟費達300.88余萬元;
“速調快審”團隊收案637件,結案637件,結案率100%,調撤率合計80.73%;
落實“當場立、自助立、網上立、就近立”,當場登記立案率100%;
2020年,兩級法院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調解案件22179件,訴前調解成功率88%;
……
2020年9月2日,昌吉州中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
一起來看看昌吉州中院一項項為民舉措……
審判輔助性事務前移

昌吉州兩級法院將分散在各部門各環節的材料登記、掃描、流轉、送達以及鑒定保全等審判輔助性事務前移至訴訟服務中心辦理,并引入保險公司提供保全保險服務,避免當事人在幾個部門之間來回奔波,極大節約當事人和律師的時間、經濟成本,減輕訴累。
引導當事人選擇非訴程序

昌吉州兩級法院將與訴調對接相關的導訴區、訴調對接辦公室、法官調解室、保險行業糾紛調解室、人民調解工作室、特邀調解室、律師調解工作室、速裁審判庭、12368訴訟服務熱線工作區有機組合,構成溝通互聯、有效互動的訴調對接平臺。立案法官在接到當事人提交的訴狀后,經過初步審查判斷,認為適宜訴前調解的,征得當事人的同意后,立訴前調解后移送給人民調解員或特邀調解員開展調解。如果糾紛經過調解得到解決,能夠即時履行的,組織當事人履行完畢;不能即時履行的,如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的,及時立案后,迅速轉交速裁法官依法審查是否確認,并當場作出相關法律文書。如糾紛未能調解成功,依據委托調解回函,轉回立案庭依法受理。
“公共法律服務調解室”和特邀調解組織、調解員

兩級法院廣泛對接各類社會調解力量,將符合條件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商事調解、行業調解等調解組織或者個人吸納為法院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特邀調解委托或者委派調解、司法確認流程與“公共法律服務調解室”相應流程一致。截至2020年12月,兩級法院共聘任各行業特邀調解員416人。
繁簡分流,分調裁審流程化

2019年年初,昌吉州中院開始全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速調快審改革,形成了動態化、流程化、體系化的“三次”分流模式。從立案登記端口做好對案件的甄別、疏導、分流,將簡易案件快速分案至速裁團隊快速審理,將普通案件移交民商事審判團隊審理,從源頭將簡單案件導入速裁快車道,縮短辦案周期。以調解前置程序為核心,將調解員直接編入速裁快審團隊,建立法官“1+N”模式,做到能調則調、當判則判。努力打造簡案速裁、繁案精審的審判提速體系。
首創“金融糾紛”“行政爭議”化解中心

2020年4月,昌吉州中院與昌吉州金融辦、中國人民銀行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心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新疆監管局昌吉銀保監分局、昌吉市法院等5家單位,聯合設立全疆首家“金融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一年來,該中心受理金融糾紛397件,調解成功355件,其中司法確認355件,調解成功率達到89%,成功化解金融糾紛案值1.79億,成為服務昌吉州金融企業的一張務實管用的“司法名片”。
今年5月,昌吉州中院聯合昌吉州司法局掛牌成立昌吉州行政爭議調解中心。該中心的建立將進一步加大行政爭議協調化解力度、提升行政爭議實質性解決成效,是當前行政審判工作需要重點破解的一項難題。昌吉州行政爭議調解中心的成立,為轄區群眾提供了低成本解決行政糾紛的新渠道。
2020年9月,新疆高院向全區下發《關于昌吉州法院打造“楓橋式法庭”工作情況的通報》,“昌吉經驗”“昌吉模式”成為全區法院的標桿。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昌吉州中院將持續深入推進現代化建設,打造訴訟服務中心“升級版”;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推動“訴非聯動中心”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