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街心公園便民警務站內有一個小角落,有一張長約2.5米,寬約1米的桌子,環繞桌椅的三面墻壁上錯落有致地安裝了簡易小書架,書架上放置著兒童讀物。
每到下午放學時間,附近學校一些家長沒有及時接回的小學生便會自發來到這兒,或借用警務站的電話和家長聯系,或拿出書本趴在那張大桌子上寫作業,這個小角落被家長們稱為“六點半小課堂”。

為何要這樣做?這還得從2019年初說起。
和街心公園便民警務站隔著一條馬路、距離不足百米的和靜縣第一小學,一到下午放學時間就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家長不能及時接走,或站在路邊,或到公園里的長椅上等待,或三三兩兩在公園里打鬧玩耍,也有一些小學生會去警務站借用電話和父母聯系。
時間長了,站長王勇攀在心里犯起了嘀咕,雖然現在治安是越來越好了,可是有學生在外面亂跑,難免存在交通安全隱患。
說干就干,王勇攀積極向組織反映該情況,得到了局黨委委員、巡控大隊長朱鵬的大力支持,經過簡單的籌劃,由大隊負責購買木料,抽調大隊會做木工活的隊員,在街心公園便民警務站內打造一個供學生們學習的地方,既要合理的利用空間,同時又不影響警務站的正常工作。
經過合理安排,便民警務站一樓原來用于隊員休息的椅子被撤掉,擺放了一張能同時容納十幾個小學生學習的大課桌,又配了十幾把好收納、不占空間的椅子。為了保護學生的視力,將原先照明不太好的白熾燈更換成照明效果較好的日光燈,看到有的學生要水喝,又陸續添置了一臺飲水機、購買了一次性紙杯備用。同時,由警務站大廳值班女民警負責輔導學生的作業。
一段時間運行后,王勇攀發現小學生好動、自控力差、注意力分散,寫一會兒作業,就坐不住了,有的想出去玩,有的在站里跑來跑去,影響警務站的正常工作。于是,他將站里閑置不用的一臺電視機連上wifi,開通教育類節目會員,在學生們寫完作業后,播放他們喜歡的歷史故事、成語故事、數學科學等內容。這樣,學生們學習完就安安靜靜看電視。

王勇攀積極與和靜縣第一小學的校長聯系,開展警校共建活動,由學校在各班級家長微信群,特別是低年級班級家長微信群進行宣傳,如有不能及時接孩子的情況,可以讓孩子去警務站,由警務站暫時代為管理,學校負責提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
經協商同意后,在環繞桌椅的三面木質墻壁上增加了七組簡易書架,能擺放三十余本少兒讀物,由學校派人每15天到20天更換一次書柜上的書籍,孩子們學習的小空間越來越完善。
經過兩年的試運行,來警務站的學生漸漸多了,平均每天有七八個學生,最多時能達到十七八個,有一年級的小朋友,也有六年級的小朋友,夏天學生少一些,冬天學生多一些。王勇攀交待參加“護學崗”的隊員,如果碰到沒有家長接、在學校附近玩耍的學生,要及時送到警務站。
慢慢地,一些家長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及時將孩子接走的,他們也會撥打街心公園警務站的電話說明情況,請警務站隊員幫助孩子在街邊搭乘出租車,并將出租車的車牌號拍照發給家長;還有的委托朋友或者親戚來接孩子,警務站的隊員們使用手機與家長視頻,得到確認后方可接走,種種舉措,方便了轄區群眾的同時也極大減少了學生放學途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

2020年春節的一天,17名家長拿著一面印有“人民的好警察 為百姓辦實事 ”的錦旗,帶著慰問品來到街心公園便民警務站,向警務站全體隊員表達了真摯的謝意。
一年級學生仙巴嵯的爸爸動情地說:“‘六點半小課堂’有警察阿姨指導學習,我們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下班也不用再那么著急趕時間接孩子了,感激之情無以言表?!?/p>
目前,和靜縣公安局以街心公園便民警務站為樣板,在全縣17個幼兒園、4所小學附近的便民警務站或警務室積極推動“六點半小課堂”建設,目前已開設69個“六點半小課堂”,有效解決了各族群眾就業務工的后顧之憂,得到家長們的一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