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年來,昌吉回族自治州兩級法院大力開展訴源治理,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參與、推動、規范和保障作用,著力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昌吉模式”,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成效顯著。即日起,長安新疆推出昌吉州中級人民法院“訴源治理”新實踐系列報道,推介他們的成功做法、創新舉措。
啟動“萬人成訟率”,創建“無訟”鄉村(社區)
昌吉州中院“訴源治理”新實踐之一
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學習借鑒內地法院經驗,積極推動實施“萬人成訟率”考核機制。
2020年,昌吉州黨委政法委將民事(行政)案件“萬人起訴率”納入《昌吉州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三年工作任務分解方案》。同年,昌吉州7個縣市相繼將“萬人成訟率”納入維護穩定(平安建設)和綜合工作考核指標,推進創建“無訟”鄉村(社區),訴源治理工作邁出關鍵一步。

“萬人成訟率”是指以某一地區的常住人口和登記在冊的流動人口總數為基數,每一萬人當中,法院受理的一審民商事案件數。它反映了一個地區社會治理效果及社會矛盾的激烈程度。
昌吉州中院承擔主體責任,出臺了《“萬人成訟率”考核辦法》,開展了每季度的排名通報考評和年度排名賦分考評。考核成績經州黨委政法委確認后進行通報。

“高于全州平均數的,每上升一個萬分點扣1分;低于全州平均數的,每下降一個萬分點加1分;同比每上升一個萬分點扣1分,同比每下降一個萬分點加1分”的測評,已成為當地平安綜治的“陰晴預報”,為當地平安綜治整改提供了依據。同時,“萬人成訟率”考核機制的實施,使昌吉州范圍內矛盾糾紛化解態勢由“一方獨舞”變成“各方共舞”,形成涉訴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格局,推動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實現了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設,打造了市域治理現代化“法院樣本”,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在2019年/2020年昌吉州各縣市“萬人成訟率”情況統計表中,各縣市2019年和2020年的民事、行政和排除不予受理等特別程序的案件數、合計數、人口數和通過計算公式算出的“萬人成訟率”一目了然。記者看到,同比2019年,2020年的萬分點一項中,7個縣市中有6個呈現出了下降趨勢,顯示了社會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