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為抓好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委政法委用真心傾聽民意,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回應民盼,堅持“小事不小視”“走心不走形”“身入心也入”的原則,緊盯人民群眾安危冷暖,通過解決群眾生活“小問題”,做實基層治理“大文章”。
流動人口安了家。為給轄區流動人口推薦房源,提供精準服務,讓民心“暖”起來,區委政法委在轄區各片區及各社區統計租房信息,在征得出租房屋房東同意情況下,在社區和小區公告欄張貼轄區內待出租房源信息,幫助流動人員成功租到房屋,讓流動人員從此在轄區“安了家”。
群眾舉報渠道通。為打通民情民意“直通車”,讓民意“浮”上來,區委政法委在區流管中心設立監督舉報熱線,并將監督舉報熱線在所有社區公告欄進行張貼,同時制定了《沙依巴克區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投訴受理情況手動登記表》和《沙依巴克區投訴舉報電話受理臺賬》,接到居民投訴舉報電話后,立即對投訴事件進行核實,并對投訴舉報事件跟蹤回訪,確保每件受理范圍內的投訴得到有效解決。
體察民情解難題。為了解群眾冷暖安危,讓走訪“實”起來,區委政法委深入基層調研,發現倉房溝南路社區的自行車家屬院相關配套設施老舊老化,需進行改造,第一時間組織社區及“訪惠聚”工作隊召開現場會議,商議老舊小區改造相關事宜,經與多方協調溝通后啟動了改造項目。目前,涉及路面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水電暖、地下管道改造等項目有序進行中。
群眾當家做主。為讓群眾從社區治理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讓群眾“動”起來,區委政法委牽頭物業公司,轄區單位、居民群眾,推廣建立黨員先鋒隊、居民事務理事會、矛盾糾紛調處委員會、平安志愿者協會4個群眾自治組織,延伸N個各具特色的群眾自治隊伍,形成了有事好商量,有事齊商量,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基層協商格局,切實“把群眾的問題交給群眾解決”,讓群眾當家作主,為更多其他群眾解難題、謀便利。
法治服務添保障。為做到小事不出社區,讓矛盾“少”起來,區委政法委在轄區各類政務大廳設立義務法律咨詢點,在社區、便民警務站每周由1名律師駐點為企業、居民開展法律咨詢、法律服務,同時建立基層人民調解組織208個,人民調解員914名,全力做好人民調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