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塔勒人民法庭法官各個身懷絕技,村里的小矛盾、大糾紛都解決得很好!”這句話在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喀拉塔勒鎮農民中口口相傳。
近年來,阿克蘇市人民法院喀拉塔勒人民法庭借力鄉規民約、鄉土人情化解矛盾,切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解決在訴訟之前,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和信賴。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阿克蘇市人民法院借鑒“楓橋經驗”,解決群眾難題,在喀拉塔勒鎮全力打造全疆首家“楓橋式法庭”,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
“我是姐姐,應該更謙讓些,多年來因為房子爭吵,太不應該了。”“作為弟弟,我也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對。”喀拉塔勒鎮農民阿依古麗·賽買提和阿布都如蘇力·賽買提姐弟倆結怨7年,在喀拉塔勒人民法庭工作人員的調解下冰釋前嫌。
2014年,姐弟倆的父親去世時,將宅基地留給身患殘疾的兒子庫爾班·賽買提。次年,阿布都如蘇力花費了1.6萬元在父親留下的宅基地上蓋了安居房。姐姐阿依古麗以照顧殘疾弟弟為由,將該房子占用。阿布都如蘇力多次向姐姐索要蓋房花費的1.6萬元未果,雙方發生爭執。
不久前,喀拉塔勒人民法庭工作人員深入各村開展“面對面”法律宣講,阿布都如蘇力向工作人員尋求幫助,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給姐弟倆做工作。經調解,姐姐賠付弟弟1.35萬元。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活動開展,阿克蘇市人民法院喀拉塔勒人民法庭在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的同時,積極探索以鄉司法所、派出所等基層組織聯動調解機制,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通過走訪摸排轄區社會狀況、糾紛特點和群眾司法需求,對受理的易激化、敏感案件,主動對接、主動溝通,及時介入提供專業指導。
此外,喀拉塔勒人民法庭設“多元糾紛調解室”“訴前調解室”“訴前勸導站”,對涉及婚姻家庭、鄰里矛盾、小額債務等民事糾紛案件,在當事人前來立案時,向其發送《調解勸導書》,引導其到“訴前調解室”先行調解。針對轄區家庭糾紛、鄰里糾紛案件較多的特點,注重采用“情理共融、干部說教、親友幫助”的調解技巧開展工作;注重“座談式”調解、“談心式”疏導,促成鄉鄰間互諒互讓,達成共識化解糾紛,受到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