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思源村,家家戶戶門前干凈整潔,法治標語、法治漫畫、宣傳欄等點綴期間,門口嘮嗑的女人、路上玩耍的孩子,每一條巷道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今年3月初,司法部、民政部命名1045個村(社區)為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阿克蘇地區溫宿縣托乎拉鄉思源村是其中之一。獲此殊榮,絕非偶然,學法、用法、依法、靠法,是這里的主旋律。

“小會場”討論民生“大事件”
“依法治國、社會保障、鄉村振興、打虎拍蠅、綠水青山……這幾個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誰來說一說,哪些詞和我們有關。”3月13日,全國兩會結束不久,阿克蘇地委組織部駐思源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王騰蛟和10余名村民聚在“暖心大院”中,一起討論兩會“熱詞”。
“村里的大喇叭宣傳法律知識,調解員為我們調解矛盾,這些是依法治國舉措吧。”村民卡米力帶頭發言。在卡米力的帶動下,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氣氛好不熱烈。
這樣的討論,在思源村已成為常事。大家有了“議題”,就會找到工作隊,工作隊根據“議題”內容,組織相關人員匯集在較近的說事點,通過村民說事、小組議事、支部理事、站所辦事、群眾評事“五步法”,討論解決群眾的困難訴求、法律疑惑,討論研究群眾對村委會建設及工作措施的意見建議。工作隊也會將最新的政策法規作為“議題”,與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小場所”解決群眾“大難題”
“你賠我菜苗,我才會把雞還給你?!?/p>
“我憑什么要給你賠菜苗?你家菜苗本來就長得不好?!?/p>
2020年5月20日,在思源村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內,村民海爾妮薩與帕夏汗爭得面紅耳赤。
“來,先坐下喝口茶,再慢慢給我講發生了什么事。”兩人所在的片區小組長麥爾旦端上兩杯茶,放在兩人面前。爭吵的兩人拉了拉旁邊的椅子,背對背坐下了。
原來,帕夏汗家的雞跑出家門,進了海爾妮薩的菜地,啄壞了菜苗。海爾妮薩發現后立即扣下了雞,要求帕夏汗賠償。于是出現上述爭執。
在聽完兩人的訴說后,麥爾旦決定去現場看一看,并招呼本小組的“法律明白人”穆尼熱一同前去。
“你看,你家的雞確實把菜苗吃了,過錯在雞,海爾妮薩要求賠償菜苗是合理的。當然,她扣下雞是不對的……”穆尼熱給帕夏汗講道理。最終,海爾妮薩放了帕夏汗家的雞,帕夏汗從自家剛買的菜苗中拿出10棵給了海爾妮薩,并與她一起將菜苗補栽到地里。
“過去,誰家有矛盾,就找村里的老人,很多時候是礙于情面表面上和解?,F在村里有專業的調解員,他們講法律、講村規民約、講道理,讓我們雙方都能夠心服口服?!焙柲菟_說。

在托乎拉鄉倡導“楓橋經驗”后,思源村逐步壯大調解隊伍,選聘小組長、包村干部、小隊長、婦女小組長、法律明白人、德高望重的長輩以及轄區內善于評理解說的群眾擔任調解員,定期邀請鄉司法所、派出所的工作人員和法律顧問來給調解員培訓,一方面學習法律知識,另一方面學習調解方法。
如今,思源村的調解員們各個身懷絕技,村里的小矛盾、大糾紛基本實現了“排查得準、發現得早、控制得住、解決得好”,確保了“小事不出組,中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為轄區的和諧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小臺賬”彰顯干部“大責任”
“你昨天寫的問題我看到了,現在跟你講一講。因為帕坦木原本是貧困戶,雖然現在已經脫貧,但是脫貧不脫政策,所以按照政策,她的報銷比例要比你稍微高一些,我也給你講講我們其他普通村民的報銷比例……”思源村黨支部書記艾力·斯依提仔仔細細給村民亞森說。
今年3月5日,村民亞森在民情登記本上寫上了他的“訴求”:“為什么我看病報銷的比例比轄區薩利罕·托乎提報銷得少?”當天晚上開會時,艾力·斯依提主動認領了這個任務。次日一大早,他帶著負責扶貧工作的工作隊隊員一起來到亞森家,向他解答疑惑。
“群眾有問題不想當面說,或者遇到干部們出訪開會找不到人時,便可以寫在民情登記本上。每天晚上,村委會及工作隊召開討論會,會對臺賬里的問題進行梳理,逐條確定責任人,第二天一大早責任人就會帶著‘任務’及提前構思好的解決‘方案’, 上門解決問題。這種方式不僅解決了群眾的問題,也增強了干部們的責任心?!卑Αに挂捞嵴f。
“小廣場”營造法治“大環境”
走進思源村,路兩邊半人高的“廣告牌”隨處可見。那不是普通的廣告牌,上面有關政策、法規的小標語,簡短卻飽含大道理。順著“廣告牌”來到村民文化活動廣場,周邊圍墻上繪制著各類宣傳畫,不僅為周邊環境增加色彩,更讓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了解、學習法律知識,逐漸形成依法行事的理念。
除了用“畫”釋法,思源村還將主題板報、宣傳欄搬進大小巷道,將法律書籍搬進農民家中,將法治觀念融入“明白墻”上,將法律政策播報在“大喇叭”中,使法治與新農村建設串聯起來,積極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引導各族群眾學法懂法、心中有法、遇事找法。
近年來,思源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堅持在“村級組織健全完善、基層民主規范有序、法治建設扎實推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等四個方面用力發力,將民主法治示范創建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在各族群眾中形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人人尊法守法的良好局面,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