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艾,我借出去的錢要不回來,生活過不下去了,咋辦呀?”2020年12月8日,一位老奶奶找到老艾哭訴借錢的事。
老奶奶叫阿依先木·艾買提,70歲了,是阿克蘇地區庫車市哈尼喀塔木鄉巴扎村村民。2019年初,老人借給鄰居20000元,說好10天之內歸還,可是過了約定期一直以各種理由推脫不還。
阿依先木·艾買提聽同村其他村民講,到巴扎上找老艾,一定能將錢要回來。這才有了文章開頭那幕。
老艾,名叫艾合買提·依米提,是庫車市人民法院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庭長。
2020年5月7日,庫車市人民法院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老艾法律巴扎”正式運行,利用法律“巴扎”向基層群眾宣傳法律法規、黨的惠民、民族團結等政策。每個月輪流在4個鄉鎮70個行政村進行一次集中法治宣講,現場化解矛盾糾紛。

艾合買提征求阿依先木·艾買提意見后,做起了鄰居的工作。通過說法說理,鄰居最終同意10天之內償還20000元,雙方簽定調解協議。
阿依先木·艾買提沒想到一小時就解決了,高興地向艾合買提表示感謝。
庫車市人民法院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立足審判職能、推進訴調對接、加強“法治”扶貧、參與鄉村治理,推進鄉村從“治理”到“善治”的轉型。在2020年11月18日召開的第四次全國人民法庭工作會議上,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獲得“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還款計劃你同意不同意,農資款什么時候還......”
一大早,在庫車市人民法院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調解室,庫車市人民法院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庭長艾合買提·依米提像往常一樣,為村民化解矛盾糾紛。
馬玉堯在塔里木鄉開了一家農資店,因個別農戶生產備耕資金短缺,農資款遲遲沒有付款,馬玉堯便到哈尼喀塔木法庭進行調解。
庫車塔里木宏運農資店負責人馬玉堯著急地說:“農戶從我這里拿的農資,本來是11月份給我還款,結果到現在還沒有結清?!?/p>
法庭在充分了解原告、被告訴求后,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最后判定被告按照分期付款的方式,五年內將欠款還清,雙方也達成共識,簽訂了協議。
“庫車市人民法院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辦事效率高,服務態度也好,我非常滿意?!瘪R玉堯高興地說。
像這樣的民事訴訟案件,庫車市人民法院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平均每天都會審理5件,法庭積極探索審判新思路,對于矛盾大、易激化的案件充分做好當事人的思想工作,在法律公正的基礎上,用調解來化解矛盾,2014年至今,六年時間審理執行案件3500余件,沒有出現一件錯案,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

艾合買提·依米提介紹,法庭以公平公正為原則,認真做好審判執行工作,化解各類社會矛盾,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作為庫車市人民法院的重要派出法庭,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管轄有哈尼喀塔木鄉、阿克吾斯塘鄉、塔里木鄉、墩闊坦鎮12萬余名群眾的各類民事糾紛的審判、執行工作,法庭還創新發展“楓橋經驗”,每月到一個鄉鎮進行一次邊宣傳邊受案當場處理,把大量糾紛化解在基層,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我們會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深入鄉村、農牧民家中,創新群眾工作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從源頭預防解決群眾矛盾糾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使‘楓橋經驗’在執法辦案中傳承和發揚?!卑腺I提說。
艾合買提表示,下一步,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楓橋經驗”,形成“訴調無縫對接”。同時推行網上立案,推廣在線矛盾糾紛化解平臺,把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為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