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七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自治區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重點任務以及重要時段和節點,集中開展基層群眾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脫貧攻堅中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更好地服務自治區黨委中心工作部署,圍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常態化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普法宣傳和法治實踐活動,為新疆全面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法律宣傳“活起來”
“各位鄉親,歡迎大家來咨詢各類法律問題。”近日,在拜城縣拜城鎮熱斯坦社區夜市,拜城縣公安局新城派出所熱斯坦社區民警艾則孜·阿西木和同事為逛夜市的群眾“送法”。
艾則孜和同事在執勤時,總會帶上有關黨的方針政策、公安戶籍業務、禁毒防毒常識、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資料,給群眾普法。
艾則孜說:“我們以這種方式宣傳安全防范知識,接受群眾咨詢,現場辦理公安業務等,讓大家在逛夜市的同時,也把安全帶回家。”
“七五”普法以來,自治區在普法內容方面,圍繞憲法、民法典等法律進行集中宣傳;在普法方式方面,宣講團現場普法、新媒體線上普法等方式齊頭并進;在普法對象方面,堅持抓領導干部“關鍵少數”、青少年和基層群眾重點對象;在普法責任方面,建立“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普法清單制度……普法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全民法治觀念日益增強。
“未成年人網絡打賞,能要求主播返還嗎?”“孩子可以不隨父母姓嗎?”2020年12月30日,在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人民檢察院開展的“民法典進校園”系列活動中,該院檢察官從學生們熱議的問題入手,帶領他們在民法典中尋找答案。該院還以“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為主題,依托“空中課堂”、校園廣播等平臺,為轄區5萬余名師生上法治公開課。
民法典是“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重點,自治區自上而下高位推動其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進網絡、進公共場所。同時,在“八五”普法中促進民法典普法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切實推進民法典實施。
2020年6月,和靜縣人民法院巴音布魯克法庭法官走進巴音布魯克鎮巴西里格村的農民夜校,結合民間借貸案例,專題講授民法典合同編。
青河縣薩爾托海鄉薩爾喀仁村把民法典亮點“畫”上墻,受到村民歡迎。“我不認字,看圖學法很方便。”65歲的村民馬胡扎·納再特汗說。
……
“七五”普法以來,自治區各地各部門多種形式推動憲法法律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讓法律宣傳“活起來”“落下去”,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習慣逐步形成。

服務“三大攻堅戰”
輾轉多地,索薪未果……幾年來,農民工譚某、藍某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
2015年,譚某、藍某到路某承包的某綠化工程提供勞務。雙方口頭約定了勞動內容、勞動報酬等事項,兩人依約提供了勞務。后路某的工程未達到驗收合格標準,路某以政府不予結算工程款為由拒絕支付兩人工資1.8萬元。
2020年1月13日,溫泉縣法律援助中心接到譚某、藍某的法律援助申請,認為兩人情況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當天指派溫泉縣博格達爾鎮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承辦此案。同年4月20日,該案開庭審理,經法官調解,路某同意向譚某、藍某一次性支付拖欠工資及交通伙食費用共計1.9萬元。
這一案例是自治區開展“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品牌活動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我區各地各部門(單位)發揮職能作用服務“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
自治區檢察機關把防范金融風險、經濟風險、債務風險作為重點,開展重大社會風險防范化解專項行動,依法懲治經濟、金融領域中的犯罪活動,2020年1月-6月,自治區檢察機關批捕金融領域各類刑事犯罪案件51件81人,起訴33件85人;在服務精準脫貧攻堅戰中,嚴懲扶貧領域違法犯罪活動,保證扶貧領域人清款清;在服務污染防治攻堅戰中,一方面通過刑事手段履行批捕、起訴職能,查處和辦理損害生態環境方面的犯罪,另一方面,通過民事手段做好公益訴訟工作,做到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統一。
2020年10月27日,新疆“三大攻堅戰”律師法律服務團成立。律師法律服務團重點關注自治區范圍內互聯網金融和金融創新中的業務合規及違規業務識別,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法律意見,引導并統籌安排律師擔任深度貧困村法律顧問,為各級政府、環保部門的重大決策、重大行政行為進行法律論證,為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及企事業單位提供環保業務法律服務,為新疆打贏“三大攻堅戰”提供優質高效的法治保障。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七五”普法以來,自治區以“法律服務+法治保障”為依托,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常態化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普法宣傳和法治實踐活動。
去年以來,阿勒泰地區政法部門聚合力,通過律師為企業“法治體檢”、法官送法進企業、檢察院設立民營企業服務窗口等載體,為企業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近日,阿勒泰地區民營企業法治體檢專項活動法律服務團成員新疆振鑫律師事務所律師樊會選告訴記者:“我們在服務企業時發現,很多企業都有用工難問題,有的工人簽完用工合同,領一個月工資就不干了。這種情況,企業如何維權?從去年開始,我們對阿勒泰市部分中小企業進行‘法治體檢’,幫助民營企業建章立制、審查各類合同文本、完善治理機構等,促進民營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維權,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阿勒泰地區司法局律師管理科科長謝民說:“2020年,針對企業多發的合同違約、債權債務等問題,律師法律服務團成員提出27條意見建議,增強了企業解決矛盾糾紛的前瞻性。”
“七五”普法以來,新疆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加快建設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以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為載體,由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司法鑒定所、仲裁委員會、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調解組織等各專業法律服務機構組成的覆蓋城鄉、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