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官網日前發布消息,同意將河北省河間市等單位確認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實驗時間為期三年。
婚俗改革拉開大幕,好評如潮。一項制度,不管成文不成文,到了要改革的地步,說明在運行過程中出了偏差,非得糾偏不可。婚俗要改革,也是因為跑偏,讓公眾怨聲載道。其中有兩點,最讓公眾反感,一是天價彩禮,二是低俗婚鬧。
天價彩禮高到什么程度?據報道,在一些地區,出現用秤稱足3斤3兩百元大鈔作彩禮的現象;還有的講究“萬紫千紅一片綠”,即1萬張5元鈔票,共5萬元,1000張百元大鈔,共10萬元,50元鈔票看著給,彩禮15萬元起跳;甚至有個別地區按女子學歷標價:本科15萬、大專12萬、中專10萬……一些家庭為了彩禮而債臺高筑,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嚴重影響愛情成色與婚姻質量。當婚姻發生變故時,還容易引發經濟糾紛乃至釀成人倫悲劇。
低俗婚鬧俗到何等地步?針對新郎新娘、伴郎伴娘等進行脫衣裸露,系帶粗俗掛物,身著猥褻性奇裝異服,捆綁辱打,潑墨撒粉,搞庸俗下流的歌舞表演等低俗婚鬧時有所聞。有時鬧得太出格,對當事人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婚鬧者還要進班房。婚鬧本來是一件樂事,結果卻淪為粗俗乃至惡俗,太不應該了。從輿論態度來看,公眾對過度物質化、庸俗化的婚俗早就心存不滿,確實到了改革的關頭。
婚俗改革試驗,當從何處著眼?在我看來,必須有虛有實,虛實相生。“虛”是指倡導,通過宣示性條款,引導群眾、淳化民風。比如,有地方出臺喜事新辦規定,給出一些指導性意見,雖然沒有什么懲罰措施,對于有心改變婚俗的人們來說,從此便有了依據。“實”是指服務,為婚俗改革創造條件。如廣州,推出“十佳婚慶旅游線路”,其中的“愛在羊城浪漫時”雙層巴士婚慶定制線路,聽起來就相當有吸引力。提供更多文明的婚慶選擇,有利于養成健康文明、向上向善、和諧幸福的婚俗。
移風易俗無異于一場革命,難度不小。在婚俗改革實驗過程中,要有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勝的準備,抓細抓實、常抓不懈。 (連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