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姐姐,我最近挺好的,等休假時我去看你。”近日,小虎(化名)撥通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人民檢察院雪蓮花工作室負責人黃燕語的電話,向她匯報自己的近況。盡管結束附條件不起訴考察期已經4個月了,小虎的工作和生活也已經步入正軌,但他一直把黃燕語的教導記在心上。
2019年,17歲的小虎還在烏市某中學讀高二。不知從何時起,同校的劉陽(化名)總是找他的茬,小虎逐漸心生不快。一天,放學后,小虎召集多名同學,圍毆回家途中的劉陽,將其打致輕傷。
2020年6月,此案被移送至天山區檢察院。案件承辦人黃燕語審查時發現,小虎在校表現良好:遵守校紀校規,團結同學,熱愛集體,符合涉罪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適用條件。
“在與小虎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和父母的關系不太融洽,這也是導致他誤入歧途的原因之一。”作出不起訴決定前,黃燕語打算針對小虎及其父母,開展一次特殊的親職教育。
兩周后,在天山區檢察院雪蓮花工作室,黃燕語與小虎及其父母開始了面對面的交談。
“案發時,小虎未滿十八周歲,經與公安機關和被害人劉陽溝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擬對小虎適用附條件不起訴制度,你們理解我的意思嗎?”
“理解,謝謝檢察官。”
“小虎,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會打人嗎?”黃燕語話音剛落,小虎毫不猶豫地回答:“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不會連累我的同學,一人做事一人當!”
小虎爸爸火冒三丈,站起身來,大聲訓斥小虎。
“小虎爸爸,你退后幾步,冷靜一下!”黃燕語及時制止,同時安撫小虎的情緒,鼓勵他說出心里話。
“劉陽故意找我麻煩很久了,可爸媽一直讓我忍……”小虎眼角泛淚,緩緩傾訴。
原來,此前小虎和劉陽發生過多次摩擦,其父母沒有及時給予正確引導,而是一味責備,漸漸地,小虎幾乎不跟父母交流。
聽到小虎的心聲,黃燕語及時對小虎的父母進行親職教育:“有時候,我們總拿成人的經驗去教育孩子,這很常見,但卻非常不利于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所以,以后教育孩子時,應該多注意方式方法。”
當日,小虎的父母意識到家庭教育中存在問題,一致表示定會調整教育方法,并給了小虎一個大大的擁抱。
此后,小虎定期與黃燕語聯系,向其匯報他的生活、學習等情況。
高三畢業后,小虎向父母表達了想創業的想法,一家人商量后,決定尊重他的選擇。如今,小虎已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時時用檢察官姐姐的話鞭策約束自己:遵法守紀,自信樂觀,做閃閃發光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