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勒泰市政法系統,提起盛德玉,幾乎無人不知。身為阿勒泰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的她,在政法一線已經工作了35載,溫暖、敬業是大家對她最貼切的認識。
盛德玉的“溫暖”,暖在時刻把群眾裝在心里。
2014年和2016年,盛德玉先后兩次主動要求駐村,她常說:“共產黨員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
2014年,在阿勒泰市切木爾切克鎮也爾特斯村駐村期間,盛德玉訪貧問苦,化解矛盾,更新完善村民家庭信息及工作臺賬,為人員管理和扶貧開發提供了極其詳實的資料。
入戶走訪時,盛德玉得知,也爾特斯村33戶村民的土地證一直未辦理。盛德玉及時與切木爾切克鎮土管所協調,為村民們辦理了土地證。
據統計,駐村兩年間,盛德玉為村民解決住房、用水等問題10余件,得到村民一致好評。
2015年,盛德玉又“啃”下一塊“硬骨頭”——在阿勒泰市南區建設中,年過八旬的居民何某拒絕拆遷,成了“釘子戶”。
何某性格孤僻,怎么才能讓老人愿意“拆”?
“何某和我母親差不多大,我經常去她家探望,先混個臉熟。”盛德玉有一套自己的辦法,隔三差五就去何某家做做飯、燒壺茶,有時給老人帶去自己包的餃子、炸的馓子。別看跑得勤,可她只字不提拆遷的事兒。
慢慢地,老人主動找盛德玉聊家常:“閨女,你知道,我跟老伴是二婚,這房子是我的婚前財產,現在面臨拆遷,兒女和老伴都怕我一碗水端不平。”
“大娘,現在是法治社會,房子是您的婚前財產,百年以后想怎么分,可以提前立遺囑。”從事普法工作21年的盛德玉用通俗易懂的話給老人解釋相關法律法規,“回頭我帶您去公證處,咱們申請出具公證書,這樣會更穩妥。”就這樣,在盛德玉的不懈努力下,“硬骨頭”被成功“啃”下。
盛德玉說:“作為一名政法干警,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當好人民群眾的‘平安管家’,只要是能讓百姓平安幸福的事兒,我都愿意做。”
對待群眾用真心,對待同事,盛德玉更是付出了真情。
盛德玉的同事阿英古力·尼合買提因身體原因不得不離開工作崗位。多年的求醫問藥,加重了阿英古力的家庭負擔。了解這一情況后,盛德玉想方設法幫阿英古力找到一間合適的公租房,大大減輕了她的負擔。此外,盛德玉還時不時地給她送去大米、清油等生活用品,鼓勵她戰勝病魔,用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
“盛姐姐就是我的親姐姐!”阿英古力說:“這些年,她給我的幫助實在是太多太多……”
盛德玉的“敬業”,來自于父親的影響。她的父親是一名老公安,2020年6月,父親臨終前對盛德玉的囑托是她工作的不竭動力。
“父親告誡我,要對得起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料理完父親的后事,盛德玉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繼續為民排憂解難。
多年來,兢兢業業的工作讓盛德玉在不同的崗位上獲得了不少榮譽:
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自治區“六五”普法先進個人、阿勒泰地區“三八紅旗手”……談及這些榮譽,盛德玉說:“榮譽只代表過去,我希望群眾在我辦理的每一件事情中都能感受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