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是我人生中最重要、最具人生意義的時刻,我在接受了黨組織一年的預備期考察后,光榮地成為一名正式黨員。我家三代黨員,從爺爺、爸爸到我,而我的父親生命被永遠定格在29歲。

我是烈士努爾太·安尼瓦爾別克的兒子,也是一名即將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的中共黨員。父親是一名警察,但自我懂事起,我對父親的記憶始終停留在家中的老照片里。

1998年6月26日凌晨,他匆匆離家去執行任務,誰也沒有想到,他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他在追捕的過程中,為了保護受傷的戰友中彈犧牲。那年我只有兩歲半。

小時候,我望著家里墻上掛著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身著警服,眼神剛毅、堅定,但我不認識他是誰。我問母親,母親眼中掩飾不住悲傷,說那是我父親,是個英雄。母親的哭聲,我現在還能回憶得起。
從那時起,我只能從一張張老照片、一個個老故事中去尋找父親的身影。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沒能理解,甚至沒能原諒父親——在他作出犧牲選擇的那一刻,母親和我仿佛不曾出現在他的選項中。
2017年9月,我決定暫時放下學業去參軍。自從父親離開后,母親變得非常堅強,很少在我面前流淚,但她得知我去參軍的消息時,她卻流淚了。在參軍的這兩年里,我漸漸明白,支持我的選擇對母親而言是一件多么艱難的事。

2018年7月,淮河洪水形勢嚴峻,部隊接到命令全面備戰抗洪。我摩拳擦掌,可就在發車前卻發現名單中竟然沒有我的名字。那一剎那,我內心只有一個念頭:請戰!
在遞交請戰書的那一刻,我理解了父親當年那個義無反顧的選擇。那看似是一個瞬間的決定,可作為一個參加過40多場戰斗、抓捕過130多名犯罪嫌疑人的警察來說,這樣的抉擇,一定在他心里做過上百遍。父親知道他的工作充滿危險,但他做好了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準備。

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父親。在后來的許多個夜晚,我都會暗暗地想,如果父親知道我做出這樣的選擇,也一定會為我感到驕傲吧。

在我的人生中,雖然我最敬重愛戴的爺爺和父親都已經先后離我而去,但他們對黨堅貞不渝的信念、不怕犧牲的精神品質深深地影響著我。如今,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我渴望繼承父親的事業,同時繼承父親的精神。誓詞不是空談,作為青年黨員的我,要把實現自身價值同強國使命結合起來,不懈奮斗,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