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呂明鈺黨齡22年,參軍入伍14年,從警為民13年。這一串串數字的背后,是呂明鈺用青春和忠誠繪就的光輝歲月。

當兵時,他將青春和汗水撒在訓練場;當警察,在北靠天山南擁沙漠的阿克蘇地區沙雅縣,他繼續潛心日復一日的為民“修行”??梢哉f呂明鈺的半生,就是一心為民的半生。
辦好小案安民心
2008年11月,從部隊轉業的呂明鈺來到沙雅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報到。一進門,大隊領導便對他說:“當警察首先必須得會辦案子,多干少說!”之后,跑現場、談話、辦案子,呂明鈺很快便融入到警察的角色中。
2008年12月中旬,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一牧場群眾家中三萬元現金被盜。接到警情后,公安局立即派人前去取證,可是因為天黑和現場被破壞,取證工作很不理想。圍觀的群眾有人起哄說:這案子破不了啦!
第二天,刑事偵查大隊四中隊全體出動。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呂明鈺等人通過被砸壞的鐵鎖上的一枚指紋和門框上的半枚指紋,當天破案,找回了不翼而飛的現金,獲得了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大家都說:“沙雅的警察真是神了!”
這件事讓呂明鈺深刻認識到破小案對群眾的影響。在拜什托格拉克派出所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工作中,呂明鈺率先垂范踐行“小案快破”為民理念,將派出所推行的“破小案、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惠小利”為重點的新“五小工程”落實在工作日常,贏得了同事和轄區群眾的一致好評。
溫情守護暖民心
早在20年前,沙雅縣公安局便傾心盡力打造為民愛民實干人民警察,將警力最大化下沉到街面和警務室一線,讓見警率和“家門口的警務”更加凸顯。
2009年7月,呂明鈺主動申請到距離城區70公里的二牧場卡點值守,這一守就是三年多。
2010年2月中旬的一個深夜,一名群眾失魂落魄地趕到執勤點求助。原來,他的妻子難產,村里醫療條件比較落后,必須要緊急送往縣醫院救治。情況緊急,呂明鈺一邊向大隊領導匯報,一邊迅速趕往報警人家中。凌晨1時,痛苦到極致的產婦看到民警來了,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緊緊抓著民警不放手。在產婦痛苦的呻吟聲中,閃亮的警燈在黑夜中一路飛馳著前往縣城醫院。凌晨4時許,一場生死救援終以母子平安圓滿落下帷幕。
從那以后,這對夫婦經常叫民警們來家里吃飯,但都被呂明鈺和同事們婉拒了。“警察就是我們的救命恩人。”這樣的美譽便在二牧場轄區的群眾中流傳開來。每年夏季洪水退汛后,熱情的群眾都會將打撈到的河魚送到卡點,讓民警們改善生活。吃魚的時候,民警們的心里甜滋滋的。這樣的甜,一直綿延到了呂明鈺的心底里。
艱苦奮斗聚民心
2015年2月,因工作需要,呂明鈺被調動至距離城區40余公里的拜什托格拉克派出所任警務室民警。

拜什托格拉克在維吾爾語里是“五棵胡楊樹”的意思。這個派出所離城區遠,一路都是搓板路,車走在上面,感覺車里的人都快顛“散黃”了。呂明鈺駐守的警務室更遠,村里家家戶戶住“老舊危”房,不下雨滿院子都是土,一下雨滿院子都是泥。沙塵暴從2月一直刮到5月,一出門就是渾身土。
換個人,可能早就嚇跑了??墒菂蚊麾暡慌?,他是能吃苦的。
狂風裹挾著沙子,像刀子般割在人的臉上。幾個月過去了,呂明鈺的臉退了層皮,像胡楊林里的老樹一樣又黑又糙,大家開始叫他“老呂”。走在群眾中,老呂跟這片土地上勤勞的群眾一樣,滿腿土兩腳泥,鞋子磨破了好幾雙,雙腳也被堿土泡皴裂了??伤麖牟辉诤?,只要老百姓對他滿意,跑斷腿老呂也高興。
老呂目睹著村民發家致富,目睹著落后的小村莊變成現代化新農村。后來多次崗位調整,老呂還是圍著“五棵胡楊樹”派出所打轉。如今,老呂在派出所是老民警,也是大管家,傳授經驗,匯聚民心,老呂在這里干得不亦樂乎。
拜什托格拉克派出所所長黃忠良常說:“所里有一老,就是有一寶?!崩蠀维F在就是派出所里的寶貝,他對基層的群眾情況熟、辦法多、工作效率高、辦事效果好,同事們和群眾都很喜歡他。
談起群眾工作,老呂的經歷和經驗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可是老呂有信心也有決心,把為民奉獻的點滴經驗傳授給身邊新一代的胡楊衛士們,號召年輕一代爭做“能吃苦,講奉獻,愛人民,人民愛”的胡楊衛士,繼續傳承和發揚“扎根基層,團結實干,愛民奉獻、群眾滿意”的新時代胡楊精神,將服務和守護繼續向田間地頭和胡楊林深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