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身穿制服、胸戴檢徽,俠骨柔情、凜然正氣。在全疆各級檢察機關,女檢察官們用堅韌執著、細致嚴謹的工作作風守護法律尊嚴,傳遞司法溫情。她們把使命刻在心中,把責任扛在肩上,在不同崗位綻放生命光彩,書寫她們的獨特“花語”。
當好公共利益守護人
——記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喀什分院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李潔

代表植物:紅柳
花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在沙漠中,絢麗堅韌,傲然屹立。
黨齡24年,從檢16年,懷著對檢察事業的熱愛和忠誠,全力推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邁出新步伐——她就是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喀什分院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李潔。
2018年秋,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在喀什剛起步,李潔計劃與15家行政機關召開聯席座談會,并就一起公益訴訟案件舉行檢察建議公開宣告送達儀式。
計劃落實前一周,李潔右腳踝不慎骨折,醫生要求其臥床休息至少兩個月??紤]到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重要性,她拆掉石膏板,堅持參會,同與會代表真誠交流,深入溝通,達成共識。
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嘗試。線索來源渠道單一、調查取證缺乏保障是各地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普遍存在的難題。
2020年,喀什分院引入公益訴訟輔助辦案系統,李潔利用大數據平臺,引導群眾通過隨手拍功能提供公益訴訟舉報線索,隨時為維護公益出一份力。
為緩解取證難、鑒定周期長的問題,李潔向主管領導請示成立快速檢測實驗室,并得到支持。
2020年,自治區檢察院喀什分院建成了全疆首家快速檢測實驗室。該實驗室以“公益魔方”智能化快速檢測設備為主,能夠滿足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和食品安全類公益訴訟案件的勘驗取證和初步檢測需要,為解決相關公益訴訟案件證據滅失快、檢測耗時長的難題作出了新的探索。
越過茫茫戈壁,走過南疆綠洲,總能看到傲然屹立的紅柳。李潔說,希望自己如紅柳一般,以不屈不撓的意志,精益求精的態度,忘我奉獻的行動,守護好國家和公共利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勇于擔當敢于“較真”
——記沙灣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一檢察部副主任劉常靜

代表植物:玫瑰
花語:熱情似火、鏗鏘有力,捍衛公平正義。
2008年,21歲的劉常靜響應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帶著對新疆的美好憧憬和向往,來到這片熱土。
2010年,劉常靜考入沙灣縣人民檢察院,成為一名檢察官。她在日記中寫道:“我找到了和新疆‘長相廝守’的理由,我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留給新疆。”
多年前,劉常靜辦理了一起“零口供”案件。她反復閱卷,多次與偵查人員溝通,提出補充偵查意見10余條,逐一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犯罪嫌疑人張某就是該案案犯的唯一結論。
最終,張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劉常靜曾在腳踝骨裂住院的時候,打著繃帶、拄著拐杖到離家50公里的烏蘇市參與辦案,一去就是兩個多月。為了加快工作進度,她每天加班,閱卷500余冊,精心制作出所有案件基本情況明細表,逐一標明犯罪時間、涉及罪名、案件基本事實、涉案嫌疑人信息以及需要補充偵查的問題;找出爭議點,再逐一與偵查人員溝通,提出引導偵查意見600余條,督促補充證據材料。
同事們都說,劉常靜太拼。她知道,自己敢于“較真”是因為堅定著對法律的信仰,堅守著公平正義的底線。
2020年春節,她在辦理一起重要案件時,和專案組成員堅守單位,加班加點審查案卷,通過遠程視頻提訊,和公安偵查人員視頻交流、電話溝通。一個多月的時間,撰寫審查報告6000頁,提出補充偵查意見506條。
從檢11年來,劉常靜先后榮獲“全疆檢察機關業務標兵”“塔城地區檢察系統五好檢察干警”“全疆優秀檢察干部”等稱號,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
用愛呵護“少年的你”
——記塔城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李艷玲

代表植物:向日葵
花語:生命勃發,象征希望,守護未來,筑夢成長。
李艷玲在塔城市人民檢察院從事檢察工作近10年,她所辦理的案件數量和質量一直排在全院前列。尤其是在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中,她嚴格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做到寬容不縱容,關愛又嚴管。
2018年以來,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余,她深入塔城市各中小學為2200多名師生開展普法教育講座。
初中學生處在青春期,叛逆心理較強,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李艷玲就校園欺凌、毒品犯罪案件群體低齡化兩大問題,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真實、生動的案例,給中學生講解如何預防校園欺凌、拒絕毒品,如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醒中學生們在學習生活中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誘惑,謹慎交友,遠離犯罪。
多年前,剛滿17歲的某校高三學生明某某因為一次“仗義之舉”,卷入了社會青年的“恩怨”之中。在這起案件中,明某某雖然沒有參與斗毆,但為他人提供了交通工具,有幫助行為,涉嫌故意傷害罪。
如以涉嫌故意傷害罪將明某某訴至法院,他可能無法參加當年的高考。李艷玲查閱了大量法律書籍和資料,并對明某某的社會關系開展走訪調查。其家長、鄰居以及學校均反映明某某平時學習成績優異,樂于助人,沒有違法犯罪記錄??紤]到明某某是未成年人,李艷玲結合案情和社會調查結果,對明某某依法提交作相對不起訴決定的意見。
此后,明某某參加高考并如愿考上大學,開始了新的生活。
在未檢工作中,李艷玲就像溫暖的向日葵,用法律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護航。從檢以來,李艷玲先后在多部門、多崗位歷練,她始終堅持“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贏得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贊譽,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執著追夢永不停步
——記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馬敏

代表植物:梅花
花語:堅強、忠貞、高雅,在寒冷中盛開,即便經歷狂風和暴雪,也能夠頑強生長。
馬敏是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從事檢察工作以來,她始終在指控犯罪的第一線,用堅定的信念詮釋著法律監督的職責。
去年2月,馬敏辦理了一起復雜的案件,為如期高質量辦好這起案件,她加班加點查閱大量專業資料,針對鑒定意見提出的處理意見被鑒定人所采納,重新出具了鑒定意見,對案件的定性和量刑起到了關鍵作用。針對犯罪嫌疑人的疑問,馬敏耐心細致地釋法說理,最后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2020年4月,一位居民就一起勞務糾紛案件向白堿灘區人民檢察院申請執行監督,案件分到了馬敏手中。該居民因被拖欠勞務費向法院起訴,判決生效后,被執行人無可供執行的財產,執行陷入僵局。馬敏審查全部案件材料后認為,法院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判決無明顯不當,不能支持其監督申請。
馬敏通過與該居民多次溝通交流,得知其多年前到克拉瑪依市務工,全家人省吃儉用,購買一處住房,然而因拿不到勞務費,只能拖欠物業費、暖氣費,一家人的生活再次陷入窘境。檢察院決定啟動司法救助程序。
經審查,克拉瑪依市人民檢察院決定向該居民發放國家司法救助金25000元,將黨對群眾的關懷落到實處。
從檢16年來,馬敏先后榮獲“全疆檢察機關優秀公訴人”“全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優秀輔導員”“克拉瑪依市(十佳)優秀政法干警”等稱號,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