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讓舉國上下對健康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悟,也讓醫療衛生事業成了兩會上各界熱議的話題。
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強調,“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問題,加快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回顧過去一年,面對病毒突襲,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決心,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從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到幾場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殲滅戰,我們在短時間內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還記得,我們用10多天時間先后建成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大規模改建16座方艙醫院,迅速開辟600多個集中隔離點;還記得,54萬名湖北省和武漢市醫務人員同病毒短兵相接,346支國家醫療隊、4萬多名醫務人員毅然奔赴前線……事實充分證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公立醫院承擔了最緊急、最危險、最艱苦的醫療救治工作,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廣大醫務工作者不負黨和人民重托,白衣執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奮力苦戰,用血肉之軀筑起阻擊病毒的鋼鐵長城,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和大愛無疆。對此,國家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歷史更不會忘記。
公立醫院姓“公”,在抗擊疫情斗爭中得到了有力彰顯。要通過這次抗疫過程有所悟,要冷靜、理性地復盤,做更長遠的思考,以便以后更好、更堅實地向前走。比如,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落實鄉村醫生待遇,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再如,全面加強公立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建設,完善綜合醫院傳染病防治設施建設標準,提升應急醫療救治儲備能力,等等。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筑牢人民健康安全墻,就要以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抓手,發揮公立醫院“中流砥柱”的作用。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在抗疫斗爭中,公立醫院是中流砥柱。下一步,要繼續鞏固、強化、壯大公立醫院,這一條是明確的。”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我們就能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