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以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學習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基層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中,樹立“精準分類、靶向化解、一居一品”理念,構建形成“以人民調解組織為基礎、多元化解糾紛為紐帶”的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新格局,構筑起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老姐妹”斷家務事
“要不是王大姐她們及時幫助,我就和老公離婚了,感謝‘老姐妹’志愿服務隊及時挽救了我的家庭”。2020年12月16日,富蘊縣居民努某因為家庭瑣事跟丈夫吵架,一時沖動要跟丈夫離婚。小區樓棟長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將此事告訴了王彩萍。王彩萍帶領“老姐妹”志愿服務隊成員上門解開了小兩口的思想“疙瘩”,兩人重歸于好。
近年來,富蘊縣發揮退休黨員各自優勢,打造了“王彩萍黨員工作室”,組織退休女黨員成立“老姐妹”志愿服務隊,開展法律知識講座、教育培訓、心理疏導等,讓家庭有困難、有矛盾的居民愿意敞開心扉向“老姐妹”志愿服務隊訴說,實現了“家和萬事興”的目標。
在“老姐妹”志愿服務隊的不懈努力下,富蘊縣家庭糾紛發生率、離婚率大幅度下降。
“老班長”調出和諧曲
“多虧牟班長出面維護了我們兄弟之間的感情。”退伍軍人劉某說的“牟班長”是“老班長工作站”的成員牟振武。 1月22日,牟振武發現了喝悶酒的劉某,交談中得知劉某與大哥因房屋拆遷補償款分配產生矛盾。牟振武把兄弟倆叫到一起,先說兄弟感情,再說做人道理,后說法律規定,最終兄弟二人在拆遷補償資金分配上達成一致意見。
富蘊縣根據轄區轉退復軍人多的實際,精心打造“老班長”服務站,遴選為人公道正派、群眾口碑較好、熱心調解工作的轉退復軍人擔任“老班長工作站”調解員。邀請一名經驗豐富的律師作為調解工作室兼職調解員,形成了“情、理、法”多位一體的調解組合,真正將法治宣傳、法律服務、心理疏導等融入調解過程,為老兵提供個性化、定制式服務,把調解工作室打造成轉退復軍人反映訴求的平臺,為轉退復軍人解憂紓困。
老楊巧化干戈
富蘊縣充分發揮老黨員、老干部人熟、地熟、情況熟和群眾工作經驗豐富、威信高等優勢,依托網格陣地打造“老楊說事點”,通過老黨員每日在“說事點”坐班方式,對發生在身邊的家長里短、鄰里糾紛第一時間予以“聽診”、疏導,及時化解鄰里債務償還、老年人贍養、房屋拆遷等糾紛,有效促進了社區和諧、鄰里和睦。
推行矛盾糾紛“三色”化解法,將“說事點”日常收集、掌握的矛盾糾紛線索,按照積壓時間、難易程度和輕重緩急,實行紅色糾紛限時辦、黃色糾紛合力辦、藍色糾紛即時辦,通過“三定四包”(定人員、定時間、定責任,包掌握情況、包思想疏導、包協調化解、包息訴息訪)壓實責任,從而實現群眾自己的事自己管,自己的事自己辦,實現了“老楊說事點”由老楊排查找糾紛轉變為群眾糾紛找老楊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