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孩子用媽媽的手機玩游戲并充值了5000元買裝備,媽媽知道后,可以要求游戲平臺返還這筆錢嗎?《民法典》告訴你,可以。”
2月3日,在阿克蘇地區溫宿縣托甫汗鎮阿亞克其村暖心大院內,庫爾班·阿里木正在給村民講解《民法典》,他用群眾易懂的語言,與大家一起交流《民法典》中和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規定。

庫爾班·阿里木是溫宿縣司法局駐阿亞克其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同時也是阿亞克其村的法律顧問,除了為村委會提供一些法律服務外,他還要定期在村委會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坐班”。
“‘坐班’的主要任務是為前來咨詢法律問題的群眾提供服務、開展調解,也會根據村委會的安排為村民宣傳法律知識,逐步提高群眾法律意識,讓每一位群眾都成為‘法律明白人’。”庫爾班·阿里木說。
近年來,隨著法治建設不斷推進,溫宿縣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辦公室將增強群眾法治觀念、夯實基層法治建設作為依法治縣基礎工作,以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培養懂法用法“明白人”為強化法治鄉村建設的重要任務,協調政法、組織等部門,在全縣各行政村、社區精心打造集法律講堂、群眾說事、糾紛調解等為一體的群眾暖心大院,并優選13名執業律師擔任鄉(鎮)級法律顧問,選派150余名執業律師、執法骨干、公安民警、檢察官、法官、司法干部擔任村級法律顧問。各級法律顧問作為法律宣傳員、矛盾調解員,定期在暖心大院向村(居)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解答法律疑惑,積極引導群眾充分認識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共青團鎮村民艾某等10人拖欠王某2016年至今的煤錢共計9000余元,王某多次索要遭拒。今年1月7日,王某來到共青團司法所申請調解。
“調解比打官司要好,節約時間,而且也不會傷了彼此的感情。如果調解不成,我再去打官司,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王某說。
在司法所調解員的調解下,當天,艾某等10人將欠款全部交到王某手里。
現在,像王某這樣的群眾越來越多了。大家心里有法,也懂得用法,越來越多的群眾已走進“法律明白人”的隊伍中,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專業化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法治的生命力在于實施,通過縣、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積極培養‘法律明白人’, 實現‘一人懂法,全家守法’,全面提高廣大群眾的法治素養,讓群眾依法維權成為新風氣,為推進法治鄉村建設、促進普法依法治理,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溫宿縣司法局副局長任文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