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2日早晨,新疆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戈壁灘上,還有6個月就要退休的老民警陽舉海正在陽霞警務區認真整理著裝,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照在陽舉海擺滿半個書架的榮譽證書的燙金大字上,熠熠生輝。
入冬以來氣溫持續降低,最強寒潮席卷邊疆大地,氣溫動輒零下二三十度。清晨,天剛蒙蒙亮,陽舉海早早起床,佩戴好對講機、執法記錄儀,拿著斷絲鉗、鋼筋,沿著鐵道邊的小路,踩著高低不平的石子,檢查站區兩邊的圍墻、護網……一件件已經輕車熟路的春運執勤“常見事”,陽舉海做起來,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今年是他最后一次擔負春運執勤任務。

陽舉海是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庫爾勒公安處輪臺站派出所陽霞警務區(以下簡稱陽霞警務區)唯一的民警,管轄的61.7公里線路沿著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蜿蜒向前。8年里,陽舉海扎根邊遠小站,忍受寂寞,甘守清貧,用一顆為民心、一雙實干手,架起與百姓的“連心橋”,守護南疆鐵路西延線的安全暢通。
在陽舉海從警的22年中,先后榮立三等功5次;被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評選為優秀公務員4次、優秀共產黨員3次;連續4年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鐵路護路辦優秀護路民兵指導員。
把初心映射在每一次抉擇中
1998年10月14日,在庫爾勒鐵路公安處黨委“開通運營,公安先行”的號召下,在刑警支隊工作的陽舉海舍家別子,義無返顧,在喧天的鑼鼓聲中,在西延線開通前的47天向新線進發,成為第一批“先遣隊員”。
剛剛到達建設在戈壁灘上還未完工的阿克蘇站時,無水、無電、無路,連一間完整的房子都沒有,一眼望去,不見一棵樹,只有連綿的帳篷組成的臨時站區營房。
環境惡劣、條件艱苦,風沙肆虐,“一碗飯半碗沙”。狂風怒吼著攪起雪片與塵灰在無邊的鹽堿沼澤上橫沖直撞,粗硬的砂粒打著卷直往臉上砸,空氣里彌漫著的沙土,嗆的人喘不過氣來。
可陽舉海和戰友們沒有一人叫苦、沒有一人退縮,在亙古荒原上搭起帳篷、生起煤爐、點著油燈、睡著地鋪、啃著干馕、喝著澇壩水, 頂著嚴寒、冒著風沙積極地展開各項工作。硬是憑著雙腿走遍了轄區線路兩側5公里內所有的企事業單位和村鎮的家家戶戶,認真開展各類基礎數據調查、愛路護路宣傳等,為新疆阿克蘇站順利開通提供了大量翔實的基礎數據。
把安全寫在轄區每一寸土地
2013年,52歲的陽舉海再次主動申請調離處機關大院前往陽霞警務區。站雖小,但由于轄區線路長、鐵路兩側大多數地方無防護網,線路呈全開放狀態,面臨的治安問題并不少,每年發生的危及行車案(事)件多達20余起。周邊散養的牲畜較多,稍不留神兒,就躥上了鐵路;線路兩側村莊有大片棉花地,每年外來的棉農工一茬換一茬,護路宣傳教育一點不到位就會出麻煩。線路施工安全、勸阻村民穿越線路行走,都是治安防控的重中之重。
安全守護沒有捷徑,靠的是責任和恒心。8年里陽舉海走遍轄區61.7公里線路的每一個角落,摸清了易發生治安問題的重點時段、區段。
2017年,陽舉海在巡線過程中發現個別村民擅自開荒將廢石料堆積到鐵路護網周邊,甚至已經將該處護網多半掩埋,牲畜輕易便能通過土堆翻越進防護網內,如此一來防護網形同虛設,針對線路防護網外私搭亂建問題,積極聯系相關部門,現場劃定各村整治區段,動用大型機械2輛,村民30余人,用時3個月將陽霞警務區的74處隱患全部整改完畢。
“有些人不理解,怪我多事,但是如果出了問題就出大事了,必須把苗頭隱患提前處理掉。”
40攝氏度的盛夏,他踩過曬得發燙的道渣石,穿過線路旁密布的荊棘,不知曬脫了幾層皮,劃出了多少傷口,穿爛了多少雙鞋;寒冷的冬夜,他奔走在線路邊,連夜查看防護網隱患問題整改進度,生怕半夜有黃羊竄入;為了最大限度為了讓村民不再穿行鐵路,他帶著輔警清理下穿鐵路涵洞內堆積多年的淤泥;為了最大限度保障行車安全,他隨身攜帶斷絲鉗、鋼筋,發現防護網間隙過大等可以立即處理的隱患時便及時處理……
近幾年,隨著脫貧攻堅的推進,很多村民養起了“扶貧羊”。
羊多了,誤入鐵路的危險也多了,一旦和列車相撞,既給鐵路安全帶來隱患,又讓村民蒙受損失。為解決這一問題,陽舉海積極與線路施工方中鐵十五局對接,“化緣”來100余片防護網,帶領14名巡防保安,親自動手將安全隱患多發區段K591至617公里段兩條線路之間、兩座鐵路橋之間以及未完全封閉的涵洞用鋼筋全部封閉。
把責任落實在細微之處
在陽舉海的手機里有一個單獨的文件夾,夾子里的圖片組成長長的備忘錄,每一張圖片背后,都連著線路上最急需解決的問題。雖然有的問題解決起來可能棘手,但正是這些細微之處,最能衡量一個民警的責任與擔當。尤其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用心去預見每一份可能存在的隱患、并及時處理,顯得尤為可貴。
因為疫情,今年的旅客雖然沒有往年多,但是陽舉海說: “春運客流無論增減,線路都絕對不能出一點點事!”
社會在發展、列車在提速,聊起自己第一次擔負春運執勤任務時的忙碌與“窘迫”——引導旅客排隊,卻差點被客流卷走;幫老人提行李,到了檢票口一回身,卻尷尬地發現老人不見了;解疑指路,經常被尋求幫助的旅客團團圍住,應接不暇……今昔對比,陽舉海感到責任更重。
把真情送到每位群眾心里
鐵路線路點多線長,要把線路管好,光靠自己不夠,還要用好線路輔警,廣泛發動沿線群眾來幫忙。陽舉海深知,只有全心全意為群眾著想,用真情關心幫助群眾,才能擁有維護轄區平安最堅實的力量。
進村入校回訪宣傳,他總是把笑容掛在臉上,感謝掛在嘴邊;村民、鐵路單位職工有困難,他幫著想辦法;每次巡線,都會抽空到輔警家坐坐,了解他們的難處,力所能及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困難。逢年過節,他會自費買點小禮品前去慰問,禮輕情意重,久而久之輔警兄弟都把陽舉海當自家人,工作上也越來越盡心盡責。
真情換來真心,轄區政府工作人員、鐵路內部單位職工和輔警像對兄弟一樣信任、支持陽舉海,自愿當起義務宣傳員、義務安全員,警務區的工作也由“單打獨斗”變成“群策群力”。
2020年,原本的巡防保安隊解散了,線路安保力量薄弱,陽舉海積極爭取陽霞鎮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支持,最終由陽霞鎮策達雅及鐵熱克巴扎鄉聘用4名鐵路聯防隊員,專門用于陽霞警務區線路治安工作。
有人說,像陽霞這樣的四等小站,事少輕松。但在陽舉海眼里全都是事,心里裝滿了人,實現了8年來轄區危及行車安全、大牲畜上道事故“零發生”。
把熱愛傾灑在陽霞的日日夜夜
雖然現在一天執勤下來,仍常常汗流浹背、喉嚨干啞,雖然又一次錯過了與妻子共度春節的機會,但目送一趟趟列車駛向遠方,陽舉海的心里卻暖暖的:“這一次的‘送別’因為疫情而變得特別。我一定要站好這班崗,守護好旅客平安。”
時光染白了雙鬢,風霜印下了皺紋,但陽舉海那顆忠誠的心依舊燦爛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