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平安。”
在塔城地區(qū)塔城市公安局110接警中心,指揮長托娜正在交接班,疲憊的面龐露出欣慰的笑容。
1991年,托娜警校畢業(yè)后進入塔城市公安局,成為一名人民警察。
性格要強的托娜給自己定了個要求:男警做到的工作必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憑著這股不服輸?shù)母蓜艃海心瘸砷L為局里的業(yè)務骨干。
警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110接派警工作更是要求分秒必爭。

初到110接警中心,身為接警員的托娜在接派警過程中經(jīng)常手忙腳亂,特別是遇到連續(xù)接警、緊急派警時,不僅耗時費力,效率還不高。通過努力鉆研,托娜成長為成熟的接警員。
擔任指揮長后,托娜結合新疆警務工作總要求和塔城市實際,不斷摸索、反復驗證,在接警中心推行了AB崗位工作模式,雙崗配合,極大縮減了派警、出警時間,為“一分鐘快速接派警”奠定了堅實基礎。
有些報警群眾對報警地點描述不清、個別接警員對警情現(xiàn)場分辨不明,直接影響接派警效率。
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托娜帶領接警隊員實地熟悉全市重要點位,邊走訪邊認真進行圖上作業(yè),對所有行政企事業(yè)單位、商業(yè)網(wǎng)點、娛樂場所等逐一標注,熟悉大街小巷名稱、牢記路邊參照物,用腦用心繪制“活地圖”。

為把接派警工作做到萬無一失,托娜主動聯(lián)系轄區(qū)警務站,由警務站充當考官,組織群眾預設警情,對接警中心接派警工作進行檢測。為使測試緊貼實戰(zhàn),專門增加方言報警,以檢驗接警員臨場處置能力。通過反復的實戰(zhàn)化檢測,接警員的接派警水平逐漸提升,同時也強化了與警務站協(xié)同配合作戰(zhàn)能力。
接警員腦中有了“活地圖”,心中就有了定心丸。2019年冬天一個深夜,一名外地來塔城的群眾報警,稱在鄉(xiāng)間迷路,駕駛的車輛深陷雪中無法啟動,車上有老人和孩子,情況危急。
接到報警求助,托娜和接警隊員仔細詢問該名群眾走過的路線,看到過的標志,按其敘述迅速畫出了路線圖,準確判斷出被困群眾的位置,指令就近鄉(xiāng)鎮(zhèn)派出所立即出警,最終將被困的老人、孩子脫困。
近年來,塔城市公安局110接警中心工作群眾滿意度逐年上升。
成績的背后,是默默的付出。
110民警沒有直接面對群眾卻又直接服務于群眾,沒有直接面對違法犯罪分子卻又直接參與打擊違法犯罪,是個實打?qū)嵉母哓摵伞⒏邏毫Α⒏邚姸鹊摹叭摺睄徫弧?/p>
快速反應,科學調(diào)度,有力打擊違法犯罪,是110民警的重要職責,崗位工作特殊性決定了110民警比別人擔負更多更大的責任,必須常年累月24小時倒班,沒有正常周末、節(jié)假日。
對于家人,托娜心存愧疚。她和丈夫都是民警,家人之間聚少離多,老人住院、孩子考學時,她和丈夫無法照看,即便如此,家人還是大力支持他們的工作。
托娜說,與那些奮戰(zhàn)在一線直面犯罪分子充滿危險的戰(zhàn)友相比,這點付出不算什么。
從警以來,托娜先后在多個崗位歷練,勤懇踏實、兢兢業(yè)業(yè),守護著一方安寧。
27年前,她在基層派出所擔任戶籍民警期間,結識了熱某某。熱某某的妻子患精神疾病,孩子年幼,作為家里的頂梁柱,熱某某既要照顧妻子,又要照看孩子,無法外出務工,家境貧困。
托娜暗下決心要幫助這個困難家庭。從那天起,她夏天為熱某某家送去面粉、清油和單衣,冬天送去煤炭、棉被和棉衣,慢慢與這個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當熱某某家遇到生活困難,都會第一時間求助托娜,而托娜總是及時伸出援手,幫助一家人渡過難關。
這一幫,就是27年。如今,熱某某的兒子列汗已長成1米8的大小伙兒,受“警察媽媽”托娜的影響,他成為了一名輔警。列汗穿上警服上崗的第一天,迫不及待地給托娜打來電話,視頻中,列汗莊重地給這位“警察媽媽”敬了一個禮。
這個禮,讓托娜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