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男,22歲。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庫爾勒公安處特警支隊一級警員,2019年6月畢業于鐵道警察學院鐵路警務系。同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2020年6月調至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庫爾勒公安處特警支隊特戰二大隊任突擊手。期間參與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脫貧攻堅主題微電影《山的那邊》拍攝,擔任攝影助理、場務、道具。

提起特警隊員,人們首先的印象都是高大強壯的硬漢形象,很難與眼前這個瘦弱精干的小伙聯系起來。
2020年5月張建在參加處級警務實戰教官培訓中獲得優秀學員稱號;7月在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組織的警務實戰教官比武中獲得“92式手槍25米精度射擊”第一名、“92式手槍應用射擊”第三名;11月由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庫爾勒公安處與庫爾勒市公安局聯合舉辦的鐵地公安機關全警綜合實戰比武《向警旗報告》中,取得了比武總成績第二名、“長短槍互換識別速射”科目第一名。
由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庫爾勒公安處與庫爾勒市公安局聯合舉辦的鐵地公安機關全警綜合實戰比武《向警旗報告》,是一場規格高專業性強,對選手的體能、技能極具考驗的比武。
參賽隊員有身體素質極高的退伍軍人,有工作經驗豐富的警隊師兄,作為最年輕的參賽隊員,張建既興奮又緊張。他的集體榮譽感極強,在一開始的綜合體技能科目中,成績并不理想,他擔心因為個人原因影響到團隊的總成績。
但他并沒有因此氣餒,而是第一時間調整狀態,總結經驗,將壓力轉換為動力,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誓要為團隊贏得好成績,最終一鼓作氣成功扭轉局勢。特別是張建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將平日里爛熟于心的槍械使用技巧,在“長短槍互換識別速射”比賽科目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以絕對優勢領先對手,一鳴驚人。

作為一名特警隊員,張建不僅在比武中展現了一名特警隊員的專業素質,更是在實戰工作中表現出人民警察過硬的業務能力。
由于南疆鐵路跨高山、越沙漠、劈戈壁,沿途自然環境極其惡劣,線路兩側滿是黃沙和戈壁石,厚實的沙土松軟陷腳,極難行走,且溝壑縱橫車輛無法正常行駛,使得線路巡查工作十分艱巨,在遇到突發警情時,也難以迅速處置,因此騎馬出警就成為了方便之選。
張建苦練騎術和警械裝備的靈活使用,讓他的雙手時常受傷,雙腿也常有淤青,功夫不負有心人,張建成為了一名馬術教官。

這些成績主要得益于在日常的工作中,張建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作為一名95后,1998年出生的張建,身上并沒有多數90后的浮躁。畢業于鐵道警察學院的他,身體素質好,能吃苦,2019年參加公安工作,成為了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庫爾勒公安處特警支隊的一員。
初到特警隊時,他認真刻苦,在每日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密度極大的警務技能訓練和理論知識的學習后利用休息之余將掌握不好的技能反復加練,沒有配手配合,就對著空氣自己練習。
張建從未說過一個累字,提過一個苦字。不是不苦不累,而是張建將一名人民警察的責任與擔當銘記于心,對工作的熱愛將苦累全部沖淡,始終進取、堅韌,不斷努力前行。

張建常和同事說“特警特警,就得會的特別多!”所以他沒有止步于此,一直努力把自己提升得更好,做一個綜合素質全面的人民警察。張建總是積極的參與各項活動和培訓。2020年6月張建參與《山的那邊》拍攝,幫助劇組制作道具、后勤保障等。
作為警營瀚海中的一朵后浪,張建用他的執著、堅守與努力一直向著前方乘風破浪。他時常笑著說自己很慶幸青春能與警察事業緊密相連,能夠為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做出貢獻,能夠證明自己價值,他感到光榮而又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