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村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鹽堿地上建起小康村,過上“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的生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興平鎮達西村以“紅色文化”聞名全國。如今,這個村又多了一張“新名片”——“紅色警務”。
便民利民惠民,是“紅色警務”的鮮明特征。隨著“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延伸,2019年6月,興平派出所在達西村行政服務大廳設立便民窗口,警務室民警、村干部輪流值守,為村民提供公安、民政、人社等8大類100多項事務的預約、代辦、上門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辦理各類業務3200余件。
作為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達西村近年來著力發展“紅色旅游”,游客日益增多。警務室建立微信群,在每個旅游景點張貼二維碼,游客掃碼入群,即可享受民警提供的“VIP服務”,包括道路問詢、醫療救助、尋人尋物和安全提示等。
針對農村易發、多發婚姻家庭、生產經營等糾紛,達西村警務室建立聯動聯調工作機制,力求7日內解決。
兩口子鬧離婚,婦聯得出面;宅基地邊界起爭議,國土資源所要核查;合同履行出問題,司法所來釋法……民警主導,人民調解員參與,職能部門提供專業意見,講道理、說情理、釋法理。2019年以來,達西村警務室主持調解矛盾糾紛近百起,涉案金額近百萬元,調解成功率100%。
“紅色堡壘”是推行“紅色警務”的有力后盾。2017年,達西村警務室黨支部牽頭,聯合尉犁縣委組織部駐達西村“訪惠聚”工作隊、尉犁縣公安局、冀商銀行尉犁縣支行、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尉犁分公司成立“黨建聯盟”,整合各單位服務內容、服務資源,為鄉村振興助力。
強化防控保平安,惠民政策落實到位,為產業發展提供貸款和技術支持……4個黨支部擰成一股繩,推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實現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在“紅色堡壘”的帶動下,更多“紅色力量”不斷匯聚,持續釋放鄉村治理新動能。2019年10月,151名“達西義警”上崗。他們來自村里的黨員先鋒隊、愛民服務隊、巾幗英豪隊、應急救援隊,當中有村干部、返鄉大學生、個體經營戶、外賣小哥。達西村警務室制定“便民+公益”服務清單,組織“達西義警”開展治安巡邏、糾紛調處、交通勸導、法治宣傳。
黨員作表率,群眾齊參與,“達西義警”不斷發展壯大,其中包括30多名創業致富帶頭人,他們為58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群眾的幸福快樂就是我們的幸福快樂。”這是“達西義警”對2000多名村民的承諾。
近年來,通過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警務”,達西村警務室先后獲得“全疆優秀警務室”“自治區平安創建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達西村保持刑事案件零發生,治安案件逐年下降,2019年12月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