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他用耐心化解了一起起矛盾糾紛,用真心為一個個即將破碎的家庭重新點燃希望,努力讓一位位當事人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義……
他是塔城地區塔城市人民法院法官朱君成。

一次找不到,那就多跑幾次
“朱法官,快過年了,老板跑了,我們一分錢也拿不到,這可咋辦呀!”2020年1月的一天早上,十多名農民工涌進了朱君成的辦公室,激動地向他訴說著他們的無奈。
朱君成心想:過年前,無論如何都要幫他們把工資要回來。
朱君成給被告打了很多電話,但其總是借故推辭或直接掛斷。由于被告存在惡意躲避行為,致使文書無法送達,不能如期開庭,朱君成心急如焚。
為了盡快幫農民工討回工資,接到案件的第二天早上六點多,朱君成就和同事驅車趕往30多公里外的塔城市阿不都拉鄉尋找被告,但卻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他們撲空了。
“一次找不到,那就多跑幾次。”面對工作,朱君成有一股子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倔勁。
第二天剛下班,朱君成顧不上接放學的女兒,再次和同事趕往阿不都拉鄉,這次終于見到了被告。
“農民工朋友忙活了整整一年,妻兒老小都等著他們帶錢回家過年,你這一拖,讓他們咋辦?”朱君成和同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了整整三個小時,不厭其煩地勸說被告。第二天,被告將拖欠的工資足額發放給了農民工。
“這下有錢回家過年了!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了,謝謝朱法官!”領到工資后,農民工們激動地說道。

判決不一定是最優方式
方寸之間,天涯萬里。朱君成認為,法官不僅是裁判者,也是俯下身子的傾聽者,判決不一定是解決糾紛的最優方式,調解往往會取得“雙贏”的效果。這不僅體現了司法為民的宗旨,也能讓當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溫暖。
在一起離婚案中,丈夫當庭發怒要打妻子,朱君成立即制止了他,并對他的錯誤行為進行耐心細致地說理。丈夫當庭承認錯誤,承諾改過自新,懇請妻子給他一次機會。
朱君成敏銳地發現,妻子在聽到丈夫說“對不起,我錯了”時,眼眶是濕潤的,經過深入交流,他了解到妻子對丈夫還有感情,只因為婆媳關系處理不好,才有了離婚的想法。
朱君成面對面、心貼心地讓夫妻二人回憶過往生活中的美好點滴。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調解,夫妻二人明白了,婚姻中相互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兩人相互依偎著走出了法庭。
朱君成說,當事人能重歸于好,讓他感到十分滿足和自豪。

我堅信邪不壓正!
2018年10月,朱君成受理了原告某糧食收儲公司與被告史某勞動合同糾紛案。案件之前已經過勞動仲裁部門調解,原告需賠付被告勞務費2萬元。在審理過程中,原告蠻不講理,無端狡辯,甚至連續數次打電話對朱君成進行騷擾、威脅、恐嚇。
“我堅信邪不壓正!”朱君成認為,公正執法是一名法官的天職。這起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最終朱君成依法判定勞動合同有效,原告某糧食收儲公司敗訴,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支付被告史某勞務費。原告自知理虧,按照判決給付了費用。
在朱君成的辦案生涯中,他多次不懼恐嚇威脅、拒請說情,他堅守為民初心,精細審理、精準判決,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朱君成堅守著“心系百姓 公平公正”的初心,用行動詮釋人民法官為人民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