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破案,我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神探“福爾摩斯”。85后的張興俊,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從警11年來,從普通民警到刑偵大隊大隊長,他始終戰斗在刑偵一線,憑著精湛的專業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破獲了上百起重大疑難案件,是同事眼中的破案能手,群眾眼中的智慧“神探”。

輾轉全國多地 屢破電詐大案
2020年12月29日,記者見到了張興俊,34歲的他雙眼銳利有神,破案時神勇威猛,但采訪時靦腆。
偵辦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就如同“大海撈針”。“破不了案是能力問題、抓不住逃犯是責任心問題。”張興俊顯得很自信。刑偵工作中,他意志堅定,有一股不破案誓不罷休的勁頭。
偵查員吳建強眼中的張興俊有個“超強大腦”,他說:“張隊辦案靈活、思路廣、方法多、善于借力、多線出擊。”
去年10月,博湖縣突發一起“冒充領導“類電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9.8萬元。縣公安局成立專案組,病發高血壓出院不久的張興俊帶隊赴內地,克服身體及環境不適,轉變偵查方式,運用新戰術,持續開展凌厲攻勢,輾轉湖南、廣東等九省十八地,42后天成功告破,打掉犯罪團伙3個,搗毀詐騙窩點3處,抓獲嫌犯14名,扣押大量作案工具。
破案速度快,深挖案中案是張興俊的特長。2017年4月,在一起4.9萬元的電詐案中,及時收集證據,研判分析并案達30余起,受害群眾分布10余個省市。因案情復雜,偵破難度大,博湖縣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同時上報廳、州督辦。張興俊率隊趕赴武漢偵查,在武漢警方的配合下,抓獲嫌犯8名,在逃主犯在邯鄲市落網,兩團伙主要嫌犯全部歸案。
現場勘察入微 技術助力破案
查案,細節決定成敗。
博湖縣鄉村曾發生多起入室盜竊,涉案價值累計10萬余元。張興俊通過認真勘查,判斷多起盜竊案為同一團伙,并準確鎖定嫌犯,成功告破案件。
在刑事技術上,張興俊專業、敏銳、智慧。近年來,勘查各類現場300起,對案件的破獲和訴訟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準確的證據。
多年來,屢創佳績,他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破案能手”“巴州第二屆最美警察”“自治區盜搶騙專項行動評為先進個人”、“全疆優秀人民警察”等稱號。
面對危機險境 總是挺身而出
說起辦案中的危險,張興俊也有些后怕。
2015年3月21日,博湖縣一老人遭“丟包詐騙”,被騙金額2萬余元,經過偵查,張興俊鎖定系4個人團伙作案,確定嫌犯屬外地。帶著使命,張興俊趕往外地對4人實施抓捕。
“行動!”一聲令下,凌晨1時許抓捕行動在四處展開。撞開門后,張興俊第一個沖進房間。“借著微光確定嫌犯位置后,我立即上前擒拿制服,情況緊急,只顧著抓人,并沒多想。開燈后,才發現牛仔褲被嫌犯20多公分的刀具劃了一個大洞,僥幸沒有受傷。”張興俊回憶道。
當記者問道,想換個崗位嗎?“只要將嫌犯抓獲繩之于法,再苦再累再危險,都值得。”他很淡然。習慣了晝夜顛倒,與危險近距離接觸,在工作崗位上堅守。
偵查員組長楊衛明說:“隊長是我們的兄長,在一次抓捕行動中,得知嫌犯藏有兇器,面對迎面走來的嫌犯,張隊總擋在前面。”
雙警家庭 演繹最美擔當
在一年里,有三個月在各地抓捕嫌犯,五個月駐守崗位,僅四個月能正常上下班,這是張興俊的日常,11年來,他沒能和家人過過一個春節。
妻子陳文婷是博湖縣公安局督察大隊一名輔警,結婚10年,她全力支持丈夫工作,沒有怨言,默默照顧著一家老小。
妻子生孩子那年,張興俊在外地追捕逃犯;父母生病時,他又遇大案要案。身負責任和家人的囑托,心懷對親人的牽掛與愧疚,在公與私的天平上,張興俊任重道遠,以人民群眾為首,無私忘我,全心投入,用一封封捷報,一個個獎章來回報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