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幅畫卷,每一個人都會用不同的色彩涂滿這豐富的一生:希望的綠,奮斗的紅,豁達的灰……當他成為一名人民法官,身著法袍時,他的人生從此便鎖定了一種色彩——莊嚴的黑。
他是吾拉勒太·烏魯拜克,塔城地區沙灣縣人民法院西戈壁人民法庭原庭長,現任沙灣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2017年被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評為全區法院系統“辦案標兵”,2020年榮獲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化解矛盾糾紛 信服勝過屈服

“調解優于判決,信服勝過屈服”,這是吾拉勒太一直秉持的理念和執法的宗旨。
博爾通古鄉的王某酗酒成性,酒后還經常打老婆。2015年9月,妻子難以忍受,一紙訴狀遞到了西戈壁法庭要求離婚。了解到他們還有未成年的女兒,吾拉勒太和兩人分別溝通,發現這個家還有救,不至于離婚。于是,他三番四次來往于原被告之間,溫情感化、身體力行,用充滿愛的語言溫暖著這個找不到生活方向的男子,也勸女方再給丈夫一次機會,終于,王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承諾一定悔改。吾拉勒太幫助他重新回歸家庭,擔負起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在一個柔情男法官的調解下重新走上正軌。
2016年底,王某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好,他和妻子還給女兒添了一個妹妹。后來再見到吾拉勒太,王某總是握著他的手表示感謝,他說沒有吾庭長,就沒有他如今的幸福生活。
“我多走點路,讓群眾少跑腿”
西戈壁法庭所轄的一些村落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為送達法律文書,吾拉勒太和同事經常需要騎馬或步行數公里,村民過意不去,覺得他們辛苦,他笑著說:“我多走點路,可以讓群眾少跑腿嘛。”
記得2013年冬天,吾拉勒太遇到一起保全案件,需要去幾十公里外的西戈壁鎮后山——依連哈比尕山(蒙古語肋骨之意)。吾拉勒太和同事一行三人開著車,從平坦的大路開到崎嶇的小路,再走到車也過不去的羊腸小道,交通工具從車換成了馬。騎馬上山時,旁邊就是懸崖峭壁,馬腿都在抖。后來想起那段路,吾拉勒太還是心有余悸:他騎著馬走在狹窄的山路上,根本不敢往下看,感受著顫抖的馬兒,想象如果馬摔倒了,他怎么做才能活著……
看似一個簡單的案子,光來去后山就用了4天時間。最終,吾拉勒太及時趕到后山,為當事人做好了保全工作,開庭訴訟也很順利。
“吾拉勒太法官是真正將老百姓的事放在自己心上的!謝謝法官!”事后,當事人為法庭送來錦旗,握著他的手感激地說。
智慧和責任心,一個不能少
審判活動從“法臺之上”拓展到“法庭之外”,需要法官的智慧和責任心,一個都不能少。
2016年,吾拉勒太遇到一起草場糾紛案。這起案件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牽扯三個鄉鎮場數十戶牧民的切身利益,如果處理不當,很有可能會導致矛盾激化。
因為歷史遺留問題,這起案件不能一刀切地去判決,為了實現最好的效果,吾拉勒太花了半年時間,多次奔波于三個鄉鎮場,主動與村干部、黨員和德高望重的長者溝通,深入全面地了解情況,查清了矛盾的前因后果。在此基礎上,他主動邀請三個鄉鎮場的政府負責人和涉案牧民代表參與協商,認真聽取各方當事人的陳述,最后以調解方式成功化解了這起復雜的草場糾紛,維護了各方的合法權益,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吾拉勒太2013年擔任沙灣縣人民法院西戈壁法庭庭長以來,辦結各類案件1680余件,年均辦理案件200件以上,調撤率達80%,切實為轄區廣大牧民解決了眾多矛盾糾紛。
田間的阡陌有他的身影,山區的風塵擋不住他前進的腳步,一路走來,他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法官的光榮職責,真正做到了無愧于身上黑色的“戰袍”,無愧于胸前的法徽,無愧于手中正義的法槌,無愧于法官的錚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