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火車站,有這樣一位老民警,參加公安工作23年來,先后輪換過乘警支隊、治安大隊、派出所等不同崗位,無論在哪個崗位,他都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守護旅客群眾的安全。
旅客有矛盾、安檢措施不達標、消防安全有隱患……一件件日常瑣事,在他眼里,都是關系到旅客乘車安全的大事,他都全力以赴去處理。
他就是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庫爾勒公安處庫爾勒站派出所副所長——劉大軍。
九十年代最年輕的乘警長

1997年,25歲的劉大軍從警校畢業后參加公安工作,被分配到乘警支隊,值乘庫爾勒至西安的旅客列車。
“當時沒有12306,智能手機也不像現在這樣全面普及,大部分旅客出行帶的都是現金,財物盜竊案件在列車上時有發生。”劉大軍說,為嚴厲打擊列車違法犯罪,他每趟值乘都要在車廂內巡視幾十遍,每天行走達2萬步。
不論白天還是夜里,他都站站叮囑,用大喇叭在車廂中提醒旅客看管好隨身財物,及時發現制止車廂犯罪。

1999年的一天,劉大軍在值乘中連續辦理5起刑事案件,查獲假幣5萬多元、600余張淫穢光盤,現場查獲2起扒竊案件。一天內抓獲5名違法人員,為旅客群眾挽回經濟損失6萬余元。
出色的工作表現使他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乘警長。

2001年10月的一天清晨,在列車上值乘的劉大軍接到旅客報警求助,說自己帶有密碼的旅行箱丟失,內裝5000元現金。
旅客急得直哭,劉大軍帶領警組民警立即在車廂內開始尋找,在事發車廂走訪兩圈下來,沒有找到一名知情旅客。
案件陷入了僵局。
不服輸的劉大軍繼續走訪查找線索。當他看到事發車廂內有一名老年乘客,他突然意識到老年人夜間睡眠淺,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向老人詢問。
老人仔細回想,想起夜間途經哈密站時,下車的最后一名旅客,明明是車廂最前面的旅客,卻一直等到所有旅客下完后才從行李架上拿了行李下車。
根據這一線索,經過與哈密站和庫爾勒站列車員聯系確認,找到嫌疑人,順利將失主的錢財追回。
當收到旅客送來的錦旗時,一向嚴肅認真的劉大軍靦腆地笑了。
90后眼中的“劉嬤嬤”

2010年,劉大軍調任庫爾勒站派出所副所長,分管站勤工作。
庫爾勒站作為南疆第一大火車站,日均到發列車24對48趟次,全年旅客乘降量達300萬人次,貨場年吞吐量380余萬噸,日均吞吐量達1萬零800噸。
強大的客流和貨流需要足夠的警力,為避免警力長期超負荷運轉,劉大軍根據庫爾勒站旅客季節性乘車規律、出疆車和疆內車客流特點、民輔警隊伍的現狀等方面,綜合工作獎懲、班組管理、制度落實、紀律作風、警民關系等多種因素,總結創新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庫爾勒站派出所站勤班組隊伍管理辦法》,所有要求別人做到的條例,他都第一個做到。

每天第一個上崗,劉大軍主動包攬站勤崗位的“難點時刻”。
進站口胡攪蠻纏的旅客他來解答、客流量最大的時刻他來盯控、夜班年輕人最困的時刻他來上;
棉農工專列運輸時他曾經連續60天住在所里吃在站上,最快的時候3分鐘吃完一頓飯;
沒有餐桌沒有椅子,崗位在哪里就把盒飯帶到哪里;
沒時間上廁所就不喝水,來不及走就跑;
只要幾十萬名的采棉工能順利進出站務農,他眼里沒有白天黑夜,沒有一日三餐,沒有時間概念。
劉大軍不只嚴格要求自己,對民輔警也是嚴厲要求。在他的大腦字典里,沒有搞變通、沒有打折扣,只有規范嚴謹,容不得半點差池。

為了確保每一名旅客都能順利平安登乘火車,劉大軍成了大家口中嚴管厚愛的“劉嬤嬤”。
劉大軍幾乎每天都帶領著民警從旅客進站開始就在“搶時間”。在保質的情況下加快安檢流程、在規范指引中縮短購票取票時間、在進站通道中進行便民幫扶幫助困難旅客快速進站。
在劉大軍的身先士卒帶領下,站勤警組10年來實現隊伍零投訴零違紀;累計辦理刑事查緝案件130余起;抓獲網上逃犯260余名;查堵危險品13000余件;查獲易燃易爆類氣液體4800余千克;未發生一起漏查漏檢事件。
其中2013年查獲的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涉案金額達27萬元;查獲的運輸毒品案中涉案大麻43公斤,被定為公安部目標案件;打掉專門盜竊鐵路器材的團伙1個,涉案金額達10萬余元;2015年查辦了全處第一起妨害信用卡管理案,涉案信用卡100余張涉案金額10萬余元。
候車室里的旅客“貼心人”

如果說每一起查緝案件的偵辦是站勤班組守護平安的答卷,那么每一件便民幫扶就是劉大軍立警為民的初心。
2014年12月的一天,天空下著大雪,深夜室外氣溫達零下21度。
劉大軍在站前廣場巡邏時,發現一位50多歲的老人連續三天出現在站前廣場同一個地方。
上前詢問,老人只是反復說著“我要回家”。
看著身著單薄凍得瑟瑟發抖的老人,劉大軍脫下了自己的棉衣給老人穿上,攙扶著回到值班室,為老人沖泡了方便面等食品。
感受到溫暖的老人拉著劉大軍斷斷續續地說,自己從內地來庫爾勒打工二十幾年了,身份證十幾年前丟失后再沒補辦過,身上也沒有錢,年紀大了,就想回老家。
看著邊說邊抹淚的老人,劉大軍二話沒說自掏腰包幫老人購買了去西安的臥鋪車票,當天晚上就將老人送上了回老家的火車。

“疫”往無前的“領頭羊”

2020年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劉大軍兩次都在崗堅守。
除指揮室帶班時間外,幾乎每天都在車站盯控。
從進站口間隔排隊、候車室間距座椅候車到出站口秩序測溫,旅客每一個進出站環節都進行重點盯控,時刻提醒旅客戴好口罩、不聚集候車、不扎堆聊天、隔人排隊、隔椅侯坐。
除此之外,他每天從班前提醒,安全叮囑到崗位部署,細化到警組每一個民警。
在繁忙的公安工作和防疫工作中,將有限的警力作用發揮到極致,確保每一個崗位每一個時間段都有民警值守,而每一名民警也都能得到適當的休息。
遇到民警高溫疲倦夜間疲勞的時刻,劉大軍這個副所長就主動頂上去,他帶領著民警橫在群眾和病毒中間,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護網。

2020年以來,在劉大軍的帶領下,庫爾勒所車站執勤警力沒有一人感染新冠病毒,所有進出站旅客也全部實現零感染。
公安工作放心了,對家人的愧疚卻越來越多了。
防疫工作進行時,劉大軍70多歲的父母居住在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患癌的母親原定于七月初要去自治區腫瘤醫院復查,劉大軍因為防疫工作暫時無法陪伴。只能每日通話父親照看母親按時吃藥,每次掛電話前最后一句話都是:“待兒子完成人民警察的職責,再來完成為人兒子的職責。”

在防疫總結表彰會上,站勤班組民警由衷的贊嘆,只要劉所在,就沒有站勤警組攻克不了的難題。
劉大軍一個人,就是一面黨旗。
在站勤這個崗位上始終高高矗立,給大家指引方向,為民警鼓足干勁,帶領著整個站勤警組民警認真細致的開展每一項工作,從未有絲毫懈怠。
而當大家擔心他的身體勸他休息時,他總是說:“身為人民警察,就是要沖在人民前面,不管前面是病毒還是危險,都要沖上去,就算是要倒下,也要倒在沖向勝利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