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點鐘,塔爾巴哈臺山麓晨光初現,六合廣場警務工作站的防疫提示伴著輕快的音樂準時響起,國旗迎風招展,不遠處的偉人山輪廓愈加清晰,人們開始陸續走出家門……塔城地區塔城市公安局110接警中心的姑娘們徹夜未眠,指揮長托娜正做好交接班準備——“一夜平安”,疲憊的面龐露出欣慰的笑容。

踐行初心使命 勇擔中流砥柱
托娜于1991年警校畢業來到塔城市公安局,先后在派出所、戶政等崗位工作,憑著不服輸的干勁兒,迅速成長為市局業務骨干、崗位明星。2009年,優秀民警托娜進入110接警中心。在110戰線一干就是11年,以頑強的工作作風和優異的工作成績,多次獲評塔城市公安局先進工作者、塔城市優秀共產黨員、2020年新疆公安廳110戰線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緊貼實戰需求 實現秒級派警
隨著形式的發展,傳統的110接處警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警務工作和群眾的期盼,托娜認為要想發揮110戰線最大效能、保障警情處置快速高效,必須立足實戰、求變創新。沒有經驗就探索經驗,沒有模板就創造模板。她結合新疆警務工作總要求和塔城市實際特點,不斷摸索、反復驗證,最終在接警中心開創性實行AB崗位工作模式,A崗在接到報警電話、與報警人溝通時,B崗按照警情要素迅速通過對講機先期指派警情,統籌操作、同步進行,極大縮減了出警時間,為“1分鐘快速接處警”奠定了堅實基礎。
首創民漢搭配 確保準確派警
塔城市現有少數民族20余個,語言的多樣性,給110接派警工作帶來障礙。為了破除語言障礙,托娜研究并大膽嘗試,在接警中心率先采用民漢搭配工作機制,特招一批少數民族接警員充實到接警中心。今年初的一個夜晚,一位哈薩克族群眾緊急報警,疾呼自己正被一名酗酒人員追打!托娜立即指揮A崗少數民族隊員使用哈薩克語確定報警人準確位置,同時由B崗隊員迅速指派就近警力出警,從接到報警到民警到場僅用時不到40秒,充分體現了及時、準確、高效的應急處置能力和服務實戰水平。

開展自測反測 達到密切協同
打鐵先需自身硬,為及時掌握接警員對轄區情況的熟悉程度,檢驗接派警效率,托娜主動聯系警務站,由警務站充當考官,組織轄區群眾預設警情,對接警中心進行反測警,以檢驗接警員臨場處置能力,通過實戰化的反復測試,接警中心有力提高了接派警水平,強化了與警務站協同作戰能力,為全市社會治安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舍小家顧大家 盡顯責任擔當
在托娜的帶領下,塔城市公安局110接警中心工作日新月異,人民群眾的滿意度逐年上升。成功的背后,是默默的付出。托娜是雙警家庭,夫妻二人都一心撲在工作上,家人之間聚少離多,周全了工作、卻虧欠了老人孩子。老人住院、孩子考學,都缺少了他們的陪伴,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成為夫妻倆工作的動力。每當看到廣場上老人悠然散步的身影和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托娜覺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抖擻精神,繼續上路。
托娜還有一顆善良的心,她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常年默默資助著在派出所戶籍窗口結識的熱某某一家。夏天她給熱某某家送去面粉清油和孩子的單衣,冬天送去煤炭、棉被和厚衣。這一幫助,就是整整二十七年,如今,熱某某的兒子列汗已長成一米八的大小伙子,受“警察媽媽”影響,懷抱理想,加入警營,也成為了一名輔警。列汗第一天穿上警服上崗時,給正在接警中心視頻監控前工作的托娜打電話,讓她看警務站的視頻,列汗對著上方的攝像頭莊重地給“警察媽媽”敬了一個禮,這個禮,讓托娜潸然淚下,有激動、有感慨、有欣慰……

托娜是110戰線廣大干警的優秀代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堅守,恰如一朵雪蓮忠貞堅韌,在她心里,接好每一個報警,處置好每一起警情,就是踐行為民承諾最好約定,這份承諾將跨越時空,時時刻刻守護人民群眾的幸福與平安,正是這份堅守和初心,把塔城110戰線警務工作打造成新疆公安的靚麗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