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亞沙爾·麥麥提生在新疆喀什地區(qū)葉城縣,在家里排行老大,她還有兩個妹妹,人稱“三朵金花”。昆侖山的靈氣滋養(yǎng)著姐妹們一路成長,三姐妹先后就職于各自心儀的工作崗位。自上大學開始,木亞沙爾·就很少回家,走上工作崗位后,探望父母親人更成了“奢侈”。“面對小家和大家,我無法做到忠孝兩全,百姓安處是吾家。”木亞沙爾一遍又一遍撫摸著熠熠生輝的國徽,眼神充滿堅毅。

木亞沙爾的愛人就職于公安系統(tǒng),是一名刑偵專家。2005年,兩人因工作認識,更因摯愛司法結緣,但因工作,倆人常常聚少離多。每每提起自己的愛人,木亞沙爾總有說不完的話。她記得兩人剛認識時,自己還是一名“初出茅廬”的檢察官,每次相約,除了溫暖彼此心扉的甜言蜜語,還有愛人給她提升辦案能力的“秘笈”。倆人在溫暖中前行,在相攜中成長。
在新疆大學讀書期間,木亞沙爾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10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對于木亞沙爾來說,對黨忠誠不僅銘刻在心里,更體現(xiàn)在行動上。為了辦案,她加班加點是常事,有時甚至通宵忙碌。這樣的節(jié)奏也體現(xiàn)在愛人身上,夫妻倆經(jīng)常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白天黑夜在現(xiàn)場,風雨無阻忙辦案。也因此苦了兩個孩子,怠慢了家庭親人。
常言說,逆境中成長的孩子早當家。夫妻倆育有一對兒女,轉(zhuǎn)眼女兒上了初中,兒子就讀于小學,孰知,兩個孩子因父母忙于工作,早早地獨立生活,尤其姐姐儼然一個“大姐大”,弟弟的飲食起居全靠她操持。木亞沙爾·麥麥提記得女兒6歲時,兒子還在蹣跚學步,每日洗尿布、沖奶粉等本應是大人的工作,女兒卻做得如此熟練。“我的丈夫工作也特別忙。兩個孩子經(jīng)常沒人照顧。”木亞沙爾·愧疚地說。
“媽媽,別的孩子每次上學放學都有爸爸媽媽接送。尤其學校開家長會,總不見你們的身影,我心里空空的。”女兒的話猶如針刺。“媽媽在忙,爸爸在加班,等你們慢慢長大了,會理解我們的。”每次在關鍵處,木亞沙爾·麥麥提總是以這樣的話“搪塞”兒女。2017年的深秋,木亞沙爾正在村里忙著釋法宣講,一待就是二十余天。等她忙完宣講推開家門時,只見放學回家的女兒和兒子只穿著一身單衣。“我都忘了給他們準備厚衣服了……”木亞沙爾的淚水奪眶而出。此時的丈夫也在百里之外忙著辦案,已是數(shù)月未回家了。
“我在她身上學到的不止是敬業(yè),還有受益一生的為人處事的道理。木亞沙爾主任把全部精力放在了事業(yè)上,放在了司法為民的征途上。”和木亞沙爾共事10年有余的綜合檢察業(yè)務部副主任金皓亮對她豎起了大拇指。“木亞沙爾業(yè)務精通,團結同志,作為一名女性檢察官,她的付出讓男同志都敬畏,一心為事業(yè),唯獨沒有自己的家。”喀什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周軍這樣評價她。“穿上了這身制服,我心在祖國,胸懷人民,公仆初心,遠方依然。”木亞沙爾在守望正義的路上越走越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