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0分鐘到5分鐘 事故處置不用苦等
“這個辦法好,節約了我們的時間。警察來得快,我們也不心急。”提起“交所業務合一”,阿迪力·艾尼連連稱贊。
11月23日,出租車師傅阿迪力開車經過阿克蘇溫宿縣佳木鎮時一個不留神,與對面的電動三輪車撞上了。阿迪力想通過交警作出事故責任認定,立馬撥打了報警電話。
阿迪力知道佳木鎮屬于溫宿縣交警大隊的管轄范圍,兩地相距50多公里,交警過來大概需要50分鐘。在事故現場等待的阿迪力著急了起來,頻頻掏出手機查看時間。
但這次沒讓他多等,事故發生不到5分鐘,道路前方就出現了警車,兩名民警快速取證并疏導交通秩序,沒多久,擁堵的路面恢復了正常。阿迪力說:“我一看手機,離我報警才過去7分鐘。”他不解地問民警:“從溫宿縣到這里,起碼要50分鐘,你們怎么這么快啊?”
民警向他解釋:“我是佳木鎮派出所的,現在派出所民警的職責跟交警職責融合了,遇到交通事故,我們就是‘兼職交警’。”
出警時間從50分鐘縮短至5分鐘,這得益于溫宿縣公安局試行的“交所業務合一”機制,使出警效率得以成倍提高。
出勤帶著“白帽子”與“藍帽子”
“交所業務合一”改革工作開展后,溫宿縣各派出所的民警們多了一個身份:既是治安警又是交警。溫宿縣依希來木其鄉派出所副所長肉孜·艾山介紹,業務合并后,每次出警,每個人都隨身帶著兩頂帽子和兩套裝備,一頂藍帽子(治安警)、一頂白帽子(交警)。“遇到處理簡單的交通事故就戴上白色帽子,遇到要處理一般的治安事件,就戴上藍色帽子。”
派出所民警的雙重身份,短期內很快提升了警務效率,“出警速度更快了,以往老百姓路上求助,治安警不管交通事故,只有保護現場的職責和能力,合并后,解決事情的效率高了。”肉孜說。
“前幾天,我的駕駛證不慎遺失了,今天來到鄉派出所,5分鐘就辦理好了,簡直太方便了。”溫宿縣依希來木其鄉海樓村村民阿不都沙拉木·尤努斯說。“以前辦理違章扣分、到期補辦駕駛證等車駕管業務都需要乘車去溫宿縣城辦理,往返至少需要半天時間。”
副所長肉孜介紹,派出所內部曾開展了多次培訓,打通業務壁壘,完成隊伍整合。尊重警種的專業性基礎上互相融合。原先治安警若先趕到現場只是負責先維持秩序,再緊急呼叫交警趕來處理。“跟以往相比,交所業務合一后,由一個派出所統一負責協調,效率上比未合并前提升了。”
隊伍要合作,磨合也需要時間。“治安警對交警業務不熟悉要學習,交警對治安案件的調解需要把握什么要點也要培訓,整合隊伍花了很多時間。”肉孜說。
“一警多能” 保障農村交通安全
“以前逢集的時候,農貿市場這塊車根本就過不去,路兩側停滿了車,路邊擺攤的、趕集的攪成了一鍋粥,現在派出所民警能管交通了,秩序一下好多了!”談起“交所業務合一”溫宿縣托乎拉鄉的群眾連連稱贊。
托乎拉鄉派出所所長張寧說:“我們現在學習的東西更多了,派出所民警不僅要會辦理治安案件,也要學會處理一般程序的交通事故,提升了派出所的民警能力。”
“交所業務合一”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新模式的運行,走出了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新路子,通過實現“機構設置到位、警力下沉到位、經費保障到位、人員工作到位”的工作措施,大力提升了全縣農村道路交通管理整體工作水平。溫宿縣將按照實戰實用實效的原則,迅速成立工作機構,將社會治安防控、交通安全管理等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全面融合,實現警力下沉、重心下移、保障下傾,明晰工作責任,切實加強農村道路秩序管控和交通違法查處為有效預防全市農村地區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維護和保障廣大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