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12月4日上午11時,在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會議室,該院審判監督一庭全體法官進行憲法宣誓,庭長王婷左手撫按憲法,右手舉拳,莊嚴宣誓。
宣誓結束后,王婷告訴記者,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向憲法宣誓,不僅是一個莊嚴的儀式,也是彰顯憲法權威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增強國家工作人員的憲法觀念。
“我在法官這個崗位上工作了26年,見證了我國依法治國的進程。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我責無旁貸。”王婷說。
1994年,畢業于新疆大學法律系的王婷來到天山區人民法院新華南路法庭工作,那時案件類型較單一,一年下來不過幾十起民事案件。隨著經濟社會迅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法院案件數量的飆升,案件形式也呈現復雜多樣性。
王婷說,伴隨著多元化案件的出現,各項相應配套的法律法規應運而生,并及時推陳出新。全民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識不斷提升。
王婷說,從事法官工作以來,并不是每天都愉悅,也有懊惱和困惑。
“大蓋帽,兩頭翹……我不說你都知道后半段吧?”王婷苦笑著說,剛參加工作時,原本公正審理的案件,但凡判決一方敗訴,當事人第一想法就是法官暗箱操作。
然而,近年來,隨著依法治國進程的推進,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公平正義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案子判得明明白白,釋法清清楚楚,回訪工作做得具體全面,敗訴當事人的抱怨和不滿越來越少,這讓王婷非常欣慰。
“去年,我們受理了一起再審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原被告因1500萬元的施工費走完了三級法院的庭審過程,后由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指定我們法庭進行辦理,最終案件順利調解。”王婷說,調解成功后,雙方當事人很激動,連連道謝的場景,讓她和所有參與法官感慨頗深。
“當事人對調解或者審判結果的滿意說明我們滿足了當事人對司法公正的期待。”王婷說。
王婷表示,這些年,她親歷了《法官法》《民法通則》等法律的實施,也一路見證了法院的“成長”。從前,法院受理案件類型單一、數量較少,辦公條件落后;如今,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信息化手段在審判執行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各種機器設備、工作系統實現了“一鍵連接”,大大提高了辦案效率。現在,案件審理過程透明公開,案件過問制度全程留痕,所有能公開的法律文書全面公開上網,能公開的庭審直播互聯網上隨時可以查詢,全面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作為一名法官,我一定要做到公正司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們是積極的支持者和參與者!”王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