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新疆53人受到表彰,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大隊長丁發根榜上有名。

二級警長、一級警督丁發根不僅是新疆警界的英模,也是全國警界的榜樣。僅是戴著“國”字的榮譽有“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誠信之星”“全國先進工作者”,自治區級的有“優秀共產黨員”“全疆優秀人民警”、“最美警察”“民族團結先進個人”“道德模范(個人敬業奉獻獎)”等等不勝枚舉。
光榮的過去
丁發根在帕米爾高原的馬爾洋鄉駐守了10年,當了10年的派出所所長兼鄉政法書記,他的事跡感動和激勵了無數世人。而他幾次歷經生命危險,他的頭發掉光了、人變得老相,還得了嚴重的胃炎、關節炎,至今都在承受后遺癥的折磨。
“不講條件,說干就干。”這是丁發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沒有去過帕米爾高原的人以為那里如人間仙境,去過帕米爾高原的人會親歷嚴重缺氧,呼吸困難,頭痛欲裂……
丁發根把自己最好的青春都奉獻給了帕米爾高原和那里的牧民們。
騎馬、騎駱駝,走沒有路的路,一走就是十多個小時是常態;攀爬翻越六七十度的大山、陡坡,行走在身邊是懸崖,腳下是湍急的河流或深不見底的峽谷是常態;走到鞋子見底、腿腳沒了知覺,咬牙前行是常態;遇到惡劣天氣,無處躲身、餐風露宿是常態……他數次體驗過“活著回來好幸福”的滋味。
丁發根說:“高原上工作就是這樣,走千山萬水、行千峰萬壑、入千村萬戶、想千方百計、道千言萬語,直到走完最后一公里,最遠的那一家人。”
“為了啥,圖個啥?”
丁發根很多次面對朋友的疑問,而同樣的問題他也想了很多年,最后,他給自己答案是:“放不下對這方土地這方人的感情,他們對我們是掏心窩子的好,我們就得掏心窩子對老百姓好。這就是支撐我堅守高原的力量之源。”
2019年,在丁發根50歲那年,組織調他回到了縣城,任塔什庫爾干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大隊長。
奮進的現在
新接手的工作有些讓丁發根難以淡定。
審批全縣因私出國境申請;審批全縣境外人員簽證、簽注、證件申請,制作、簽發境外人員簽證、簽注、證件;處理全縣境外人員證件報失;依法查處全縣各種違反出入境法律法規的案(事)件,維護正常的出入境管理秩序……一切對他而言是非常陌生的,不甘落后的丁發根秒變身份,進入求學狀態。

出入境系統里的應用軟件比較多,要學會掌握好每一個軟件的應用,著實讓丁發根煞費苦心。
他干脆抱起電腦纏著副隊長向他求教,然后又去喀什市公安局跟班學習,遇到不會的問題,他就向同事當面請教或電話請教,然后一次次地演練……多跑、多看、多學、多問,好強的丁發根逐漸熟悉了新工作的各個環節,掌握了其中的規律……總之,這個對年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硬是讓他螞蟻啃骨頭般地啃了下來。
丁發根很快進入到了新角色,作為大隊長,他要求自己事事走在最前面,在這個新的平臺上再次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一言一行要對國家負責,要有100%的責任心。”這就是丁發根一年多來對這份工作的總結。
2019年的相關信息顯示,有一萬余人過關,也就是每天就有上百個境外人進來。住宿成了凸顯的問題,因為過來做生意的小商販絕大多數人只愿住經濟實惠的廉價客房,丁發根立即聯系相關部門,然后一個個落實可以入住的酒店。再把每天來人的數據錄到手機APP里頭,要幾個人反復核實、落實。整個過程十分繁瑣,丁發根和他的隊友們靠的就是一張嘴、兩條腿,還有一雙盯著翻不完手機頁面的眼睛。
八月疫情期間,丁發根亦是無懼無畏的“逆行者”,他奉命前往海拔4800米以上的國門執勤。此間,正好遇到了執行無接觸“卸貨”的任務。即為了實現人員不接觸,對方駕駛員把車開過來,然后駕駛員駕駛車頭返回,而車上的集裝箱由丁發根和他帶領的值勤人員一一卸載下來。可想而知,海拔這么高,走路都費勁,何況干重體力活?就這樣,幾十輛車、幾百個大集裝箱,就是被丁發根們一個個“卸”了下來。
為榮譽添彩
丁發根和群眾深厚的感情從馬爾洋鄉延續到了科克亞鄉。
在距縣城30多公里之外的科克亞鄉科克亞村,有兩家村民是丁發根的幫扶對象,兩家都有老人、病人。善于和群眾打交道的丁發根不顧病體,又一頭扎在群眾家里,翻地、種土豆……還為兩家新置辦了家具。

今年,兩家種的紫皮土豆豐收,他又忙前忙后,微信售貨。農閑期間,丁發根就幫著他們找工作,給他們出主意。
如今,那斯爾江家開起了家庭式小飯館,很受歡迎。為了表達感激之情,買買提庫里的妻子還繡了一匹象征吉祥如意的俊馬送給了丁發根。
這就是丁發根,責任、擔當、親民、敬業,就像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擰在哪里,哪里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