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掠影
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個全國“憲法宣傳周”,也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后首個國家憲法宣傳周。7天里,天山南北法治宣傳深入開展,“法治”成為城市鄉村共同的熱詞,社會法治氛圍愈加濃厚,法治精神大力弘揚。 法治宣講深入開展 11月30日,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與法同行”宣講活動,該局黨組書記尹洪濤結合市場監管工作實際作了法治講座。 憲法宣傳周期間,全區各地各部門(單位)一把手,均以“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為統領,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民法典貫徹實施”為題開展宣講活動。 多年來,作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各部門(單位)一把手帶頭學法用法、帶頭講法治課已成為我區普法宣傳優良傳統。此次宣講活動,領導干部聚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特別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展開法治宣講,引導干部職工自覺成為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憲法宣傳周期間,迎來了我國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哈密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聯合伊州區公安局交警大隊通過電臺節目開展“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宣傳活動,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倡導文明出行。 作為“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主體,我區各國家機關單位圍繞活動主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普法,讓宣傳周活動亮點紛呈,推動法治精神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活動期間,各地司法、執法機關還組織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公證員、村(居)法律顧問深入基層開展了法律服務和以案釋法。 宣傳活動貼近群眾 “該法的頒布將怎樣影響每個人的生活?現實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糟心事,它管不管……”連日來,塔城市齊巴爾吉迭新區皇工社區的民法典講座生動精彩。 塔城市人民法院駐該村“訪惠聚”工作隊發揮專業優勢,通過微信、QQ等積極開展民法典宣傳普及,工作隊隊員還與村民面對面交流學習,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間借貸、婚姻家庭等法律問題,結合具體案件、糾紛進行詳細講解。 活動期間,我區各地大力開展憲法宣傳進機關、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網絡、進宗教活動場所、進公共場所活動,宣講內容涵蓋習近平法治思想特別是關于憲法的重要論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和憲法、民法典以及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等相關法律法規。 自治區地礦局駐溫宿縣吐木秀克鎮蘭桿村“訪惠聚”工作隊以群眾學法為中心,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宣傳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群眾自覺守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治意識。 一周來,各地普法宣傳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十分接地氣,使憲法學習宣傳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同時增強了活動的互動性和參與度。 各地農村、社區針對群眾法治需求和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農村、社區“大喇叭”“流動廣播”“流動宣傳車”等方式,借助市民講堂、道德講堂等陣地,突出宣傳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相關法律法規,著力增強基層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網上普法靈活多樣 “線下”普法活動精彩,“不見面”的“線上”普法也靈活多樣。活動期間,各地結合疫情防控形勢開展“我和親戚學憲法”網上結親活動,用群眾語言,用身邊的典型案例宣傳憲法精神,教育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 “民法典讓每個人的權利看得見、摸得著、說得清,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11月30日上午,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司法局協同博州律協走進電臺直播間以案釋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廣大聽眾講解民法典,解答群眾法律咨詢。 我區各地各媒體積極落實公益普法制度,加大媒體尤其是新媒體平臺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社會氛圍。 烏魯木齊市司法局啟動線上憲法宣傳周活動,廣大市民通過融媒體平臺線上接力簽署“維護憲法權威爭做守法公民”承諾書,爭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新時代中國公民。此外,烏市司法局還開展了“憲法知識有獎答題”普法宣傳活動,參與者掃描二維碼就能進入答題鏈接,并有機會獲得獎勵。 哈密市舉行的法律法規有獎知識網絡競答活動參與者較多,答題內容除了“必修課”,還增加了當地養犬管理條例、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水資源管理條例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