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市皇宮鎮司法所所長李五星最近有些“幸福的煩惱”,因為他“無案可調”。
今年以來,烏蘇市探索實行的“精準+聯動+按需”解紛模式,成為調解百姓矛盾糾紛的首選。群眾的矛盾糾紛在家門口就得到解決,鄉村呈現出平安和諧的景象。

精準依規提升質效
“以前,村民找我調解糾紛需要提前預約。今年,我調解的案件還不到10件。”11月22日,烏蘇市皇宮鎮司法所所長李五星接受采訪時說。
提起李五星,當地人都知道他。2013年,因調解經驗豐富,他獲得“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榮譽稱號。近年來,烏蘇市探索推行的精準調解讓很多矛盾就地解決,需要李五星出面的機會變少了。
今年以來,烏蘇市司法局以村(隊)、社區為單元,全面了解民情信息,抓早、抓小、抓苗頭,充分掌握鄰里情況,轄區人民調解員、平安志愿者等定期摸排、梳理群眾矛盾糾紛。
農村水渠曾經是農田灌溉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隨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村民改用滴灌,廢棄的水渠平整為土地后,歸誰所有?
“這種事情以前很難調解,村干部不愿得罪人,就推到司法所。”兼任皇宮鎮棗莊子村黨支部書記的李五星說,“現在,各村都有自己的調解委員會,調解員都是村里有威望的老人或黨員,摸排出問題,大家一同出面調解。”
精準調解,需要精準排查,更需要依規調解。
在烏蘇市司法局、民政局的共同指導下,各村建立人數不等的調解員隊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的規定,由村民選舉調解員組成調解委員會,增強調解可信度,為案件調解的成功率打下基礎。為提升調解員的履職能力,烏蘇市23名員額法官和22名律師共同開展“包鄉聯村”工作,提高調解員法律知識水平。
社區聯動共建和諧
烏蘇市各社區每半月進行一次矛盾糾紛排查。
“排查后,我們可以預防化解不穩定因素。”烏蘇市南苑街道振興路社區黨總支書記胡曉娣說,“對于居民小矛盾,我們當天就可以調解完畢。”
事實上,在振興路社區,比較復雜的行政案件,也可以調解。
今年9月,居民張某向社區反映,其房子被征收后,政府承諾的回遷房一直未交工,不得不租房住。社區立即組織相關單位協調,最終承諾張某年底前可搬入新房。
“去法院打官司,費時費力不說,還得交訴訟費。”事后,張某說:“現在有問題找社區就行,不花錢,不跑腿,真方便。”
據了解,振興路社區成立調解中心,采取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種模式調解糾紛。人民調解中,調解員包括居民代表、黨員先鋒、社區干部等;法官、律師、民警、法律工作者負責司法調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民政、環境保護、醫療保障等部門,根據案件情況派出調解員,參與行政調解。
同時,調解中心實行首問負責及受理制度,發現糾紛,調解中心最先組織人民調解;如調解失敗,開始分流——需要行政調解的,進行行政調解;非行政類案件,則采取司法調解。調解中心針對每位調解員的專業背景,制定不同的調解職責,確保聯動調解人人有責,人人盡責。
“涉及司法、民政、社會保障、國土資源和城建拆遷等行政部門事項時,社區黨組織、居委會、‘訪惠聚’駐村工作隊會出面協調各方力量,組織紀委監委、檢察機關全程監督調解執行情況。”胡曉娣說,“調解中心公示監督機構工作人員的聯系方式,當事人可以隨時聯絡他們。”
今年以來,該社區共調解案件11件,其中,行政調解1件,人民調解9件,司法調解1件。
按需解紛保證質量
若案件涉及多個領域,又該怎么辦呢?
烏蘇市司法局實地調研,針對轄區道路交通、土地、醫患、城市管理等糾紛不斷增多且日趨復雜的特點,科學規劃,設立專家庫,各調委會根據需要,向上級申請專家參與,分類指導。
今年6月,烏蘇市將各個行政部門精通法律法規、把握政策精準的專家納入專家庫。目前,烏蘇市專家庫已吸納23名專家。
專家庫的設立,保證了調解員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那么,怎樣保障專家參與調解呢?
烏蘇市秉持“誰設立誰負責”的原則,市財政和建設單位提供經費,配備辦公設施,專門列支10萬元補貼行業性、專業性調解成功案件,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在采訪中,烏蘇市司法局局長郭鑫告訴記者:“‘精準+聯動+按需’讓我們探索出一條具有烏蘇本地特色的矛盾調解模式,增強了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全了烏蘇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法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