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中,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分局高鐵新區派出所始終牢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十六字總要求,積極探索新時代警務模式改革和楓橋精神的深度融合,以創建“數字楓橋式派出所”為目標,向科技要警力,在創新中求實效,為突出“民意導向”、打造“活力之區”增添動力、提供保障。
以“新思想”打造“紅色引擎”
面對新組建的隊伍,高鐵新區派出所注重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緬懷英烈等系列忠誠教育活動,全體民、輔警始終保持忠誠本色。營造支部帶黨員,黨員帶團員,團員帶隊員的良好干事創業氛圍,黨支部一班人提出”向我看、跟我干”,克服本領恐慌,主動學習新平臺、新事物,為“數字楓橋式派出所”打下堅實基礎。
以“指尖+服務”回應新需求
高鐵新區派出所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針對轄區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主動開展上門服務,讓群眾少跑腿多受益。
7月28日,高鐵新區派出所民警馬亮正在街面巡查街面商鋪情況時,忽然聽到附近小區內傳來求救聲,馬亮迅速帶領三名巡控隊員趕到現場,看到一個小伙子頭部和手腕處血流不止。
經了解得知,小伙子因和母親鬧矛盾,不小心將房頂四層吊燈撞碎,導致頭部受傷,右手手腕被掉下來的碎片割傷。
馬亮一邊安撫傷者,一邊利用現有急救藥品對傷者手腕處進行應急包扎,同時安排值守民警聯系物業公司派車送傷者就醫。
物業公司負責人第一時間派遣急救車輛與警務站聯勤聯動,馬亮陪著傷者去醫院,傷者得到及時醫治。
高鐵新區派出所不斷完善便民服務大廳功能,推行戶籍辦理、法律咨詢等23項便民服務業務,讓群眾真正實現“最多跑一次”。
今年1月19日,戶籍民警杜倩倩周末調休時接到轄區居民陽女士的電話,當日陽女士與愛人計劃領結婚證,但被民政局告知其戶口內容有誤,需到戶籍所屬派出所進行更正。杜倩倩了解情況后,立即前往單位為陽女士辦理了戶籍更正業務。
后來,陽女士特意來到派出所,為杜倩倩送上感謝信,感謝其盡職盡責,為民解憂的奉獻精神。
以“數據+多元共治”化解新難題
高鐵新區派出所充分發揮社區民警專職化優勢,通過站室融合,把警力最大化下沉到一線,形成由社區民警牽頭、警務站定點、社區布網、網中有格、格中定人的社區警務網格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新模式。
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派出所聯合社區實行“一組+N戶”社區警務工作法,把警力下沉到群眾身邊,形成社區警務網格化管理模式,組建網上警務室,建立轄區商戶、居民微信群,構建警民溝通橋梁,成立以轄區老黨員、律師組成的矛盾糾紛前置調解組,實行矛盾糾紛前置調解,確保“小事不出室、大事不出所”,打造和諧社區。
以“科技+防范打擊”應對新挑戰
針對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頻發的現狀,高鐵新區派出所主動出擊,聯合科技公司開發反電信詐騙宣傳新手段,以社區為防護網、警務站為攔截點,當轄區群眾接到詐騙電話、信息后,小程序立即向就近民警發送預警,民警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上門宣傳止付,最大程度為群眾挽回財產損失。
10月14日,高鐵新區派出所綜合指揮室接到預警信息:轄區一名居民可能遇到電信詐騙,派出所立即安排社區民警前往居民家中勸阻。
經過綜合分析,發現該居民幾小時前在轄區某酒店有入住記錄,為及時進行止付,民警立即前往該酒店找到居民王女士。在酒店房間內,民警發現床上放著7張銀行卡及一張存折,王女士正準備給犯罪分子轉賬。民警告知王女士,她正在被實施詐騙,并耐心解釋了詐騙過程和手段。
經詢問,王女士稱11時許接到一個自稱是鄭州“楊警官”的電話,“楊警官”稱重慶警方抓獲一名犯罪嫌疑人,其名下有一張銀行卡涉嫌為該犯罪團伙洗錢216萬元,且該銀行卡是王女士出售給犯罪團伙使用的,現需要其配合警方進行調查,驚恐萬分的王女士懵了。隨后,“楊警官”讓王女士帶著所有銀行卡到附近開一個賓館單獨入住接受調查詢問,為保密起見,讓王女士退出微信、QQ等聊天工具,不能與外界任何人聯系。
接著,詐騙分子誘導王女士把自己名下銀行卡上的錢全部轉到銀行的安全賬戶上,信以為真的王女士正準備轉賬時被民警的敲門聲打斷……
“人民公安為人民”是高鐵新區派出所全體民、輔警的追求,該所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和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運用現代化警務資源,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建設目標,成為群眾心目中的“數字楓橋式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