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是祖國西北邊陲的一顆美麗明珠。近日,記者一行在塔城地區采訪,走訪邊境一線、社區鄉村及基層政法部門,看到了塔城地區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平安建設、脫貧攻堅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創新經驗,特推出“平安看塔城”系列報道。
黨建引領 開拓護邊新思路

“書記,這次的課程收獲很大,我寫了一份匯報材料?!?1月16日,村委會出納員張麗萍將一份思想匯報材料,遞交到了塔城地委政法委駐塔城市二工鎮烏宗阿尕什村“訪惠聚”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韓永堅手里。
今年3月,韓永堅和其他幾名隊員來到距中哈邊境1.2公里的塔城市二工鎮烏宗阿尕什村駐村工作,看到村里環境較差,經濟發展落后,村民思想覺悟有待轉變,他和隊員們暗下決心,一定要干出點成績,讓邊境村莊民富村美,這樣才能保障邊防穩固。
干出成績,首先得有一個堅強的黨組織。韓永堅發動村干部、依靠村干部,每天在村子走訪,了解村民思想動態,收集大家的困難訴求,宣傳脫貧攻堅相關政策。
張麗萍是“返鄉人”,在外工作的她,聽說了駐村工作隊在村里風風火火開展工作,村里每天都有變化,便主動回到了村子,在村委會擔任出納員。
每天和“訪惠聚”工作隊走村入戶,旁聽工作隊黨課學習,張麗萍的思想也漸漸發生了改變:要向優秀的人學習,積極加入黨組織。她向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并通過了培訓考試。
和她一樣,同時成為入黨積極分子的還有3名護邊員,今年一同被確定為黨員發展對象,并被接收為預備黨員。
“思想的變化最重要,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黨員干部。”韓永堅說。發揮黨支部聚民心、守土固邊作用,以典型引路、以示范帶動,探索黨建引領護邊,是烏宗阿尕什村堅持的工作思路。
在烏宗阿尕什村村委會黨員活動室內,記者看到,書架上排列擺放著最新的黨報黨刊以及經典政治理論著作。每周,正式黨員及預備黨員們,都會在這里參加黨支部學習,交流工作、思想動態。
通過扎實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日、黨員示范戶、黨員志愿服務、黨員積分管理等活動,烏宗阿尕什村統籌推進邊境村黨組織建設,形成了“黨組織統一核心領導、黨員群眾群策群力齊參與、軍警兵維護平安促穩定”的邊境基層黨組織建設新格局。
民生為本 推進鄉村“美顏”工程

走進烏宗阿尕什村,村民家家院落規整,干凈整潔的庭院里,牛羊在棚圈里吃草,安謐恬靜,道路兩側的墻壁上是手繪的風景畫,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呈現在眼前。
“房前屋后非常整潔,道路平坦開闊?!表n永堅說,工作隊來了之后,除了抓思想轉變,還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村里實施三區分離,新建圍墻、圍欄3500米,村主干道種植了1100棵景觀樹、村內道路升級改造2.3公里,人行道鋪設花磚4000平方米……這些工程完工后,大大提升了村子的“顏值”。
烏宗阿尕什村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邊境牧業村,全村127戶348人,放牧草場面積13.2萬畝,4000畝打草場,1800畝飼料草料地。要在這樣一個傳統的牧業村,開展環境衛生整潔整治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了推進這項工作,工作隊通過入戶走訪、發放宣傳單、微信群發信息等形式,大力進行宣傳,調動大家參與整治工作的積極性,將門前三包責任制納入村規民約管理,同時,每周五組織開展村內環境衛生集中治理、每周三開展“三美評比”活動,鼓勵村民經營好自家庭院的“一畝三分地”。
“外面回來的人都說村子變化大,村子變漂亮了,住著舒服了,大家便自覺維護好村里的衛生環境?!表n永堅說。
韓永堅的自豪是有底氣的——近年來駐村工作隊積極爭取資金,打井、修橋、建設村級基礎設施,10.5公里出村路、12.9公里新村柏油公路攤鋪完成,極大地便利了村民出行。
民富村美 邊境固若金湯

村子變美了,路修好了,村民手里有錢了,買小汽車便成了尋常事。
“村里小車不少呀!”記者發現,村中寬闊整潔的柏油大道上,停放著一輛輛小汽車。
“我們村80%的家庭都有了小車,那是因為村民口袋里有錢!”韓永堅說。
吐爾巴依爾·左里地和妻子是土生土長的烏宗阿尕什村民,2013年時,他家里只有一頭牛和12只羊,由于沒有技術,主要依靠在村子里為別人代牧掙錢,因此家里一直很貧困。
從前幾任工作隊開始,工作隊便將村民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在接力努力下,村民逐漸走上了致富路。
“今年我賣了4頭牛、110只羊、2匹馬、1峰駱駝,扣除購買飼草料等成本,純收入4萬多,加上生態補償金、邊民補貼,家里純收入了6.1萬元?!?吐爾巴依爾笑著說。
烏宗阿尕什村按照年度脫貧規劃總體任務和目標,結合實際情況調整工作計劃,通過轉移就業扶持一批、產業發展扶持一批、轉為護邊員扶持一批、實施生態補償扶持一批、綜合社會保障措施兜底一批的工作方法,全村56戶167人全部脫貧,且無一戶返貧。數據顯示,201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18300元,比2018年增長2500元,增長15.8%。
“今年牛羊肉價格高,尤其是下半年,一頭牛可以賣1萬多元,一只羊1000多元,大家的收入也跟著漲?!贝逦瘯魅务R木拜克·卡吾什說,村里的養殖大戶,養羊數超過800只,全年純收入二三十萬元的養殖大戶不少。
“烏宗阿尕什村傳統放牧業歷史比較長,牲畜放牧是第一致富產業,但受季節影響,冬季牲畜需要在棚圈內飼養,才能安全越冬?!痹陧n永堅看來,村里的“致富路”也必須拓寬。
他介紹,下一步,工作隊將發揮自身優勢,協調相關部門申請項目資金用于建設規?;ι帷⒋迕窆苍杼谩F藥門診、商店等,配套建立棚圈、鍋爐、暖房、食槽等基礎設施設備,由村委會以優惠的價格將相關設施出租給本村大戶用于養殖、開商鋪等特色經營,從而實現產業升級、轉產就業。
“‘沒有邊境固若金湯,哪來致富奔小康’,這不僅僅是宣傳口號?!表n永堅說,“我們身處邊境一線,村民深刻認識到,只有國家強大,普通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同時,只有幫助邊境村民致富奔小康,邊防才能更穩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