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基礎設施差,村民矛盾糾紛多,自從‘法治’進村,村容村貌變好了,法律明白人多了。”11月12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塔提讓鎮巴什塔提讓村法治帶頭人達吾提·肉孜說。
培養法律明白人、創新基層管理、開展“一站式”便民服務……今年以來,巴什塔提讓村以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為載體,引導村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鄉村風尚,助力和諧、美麗、法治鄉村建設。

爭做法律明白人
“4月初,阿某向我借了1500元錢,到現在都沒還,也沒打條子,咋辦?”村民拜某問。
“有沒有轉賬記錄?”達吾提問。
“有,在微信上。”拜某回答。
“幸好有轉賬記錄作證據。大家一定要注意,借貸、買賣要打條子、簽合同,要做法律明白人……”聽了達吾提的話,大家紛紛點頭。
11月12日,在達吾提家,一堂生動的法治課以“你問我答”的形式開講,主講人是62歲的達吾提。
巴什塔提讓村共有3名法治帶頭人、5個村民小組,每周,法治帶頭人都會召集各小組村民上法治課。此外,他們還定期組織村民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收集群眾困難訴求,化解簡單矛盾糾紛。遇到復雜疑難訴求或糾紛,他們梳理匯總后交由法律顧問解決。
艾爾肯·沙迪克是塔提讓鎮司法所干警,兼任巴什塔提讓村法律顧問。他說:“我每周都在村里坐班,現場解答村民咨詢。”
11月5日,村民張宗云跟鄰居吐某因兩頭牛翻臉。張宗云來到該村法律顧問辦公室,向艾爾肯求助,“他不講信用,這事你得給我做主。”
原來,3天前,張宗云與吐某協商后決定,將他家的小牛與吐某家一頭2歲的牛互換,并口頭約定:3天內雙方的牛出現問題,可以退還。11月4日,張宗云發現,吐某給的是一頭6歲的牛,他當即要求吐某退還小牛且終止換牛協議,吐某不同意。
了解事情原委后,艾爾肯聯系了當地獸醫站。獸醫鑒定,吐某家的牛年齡確實為6歲。
“口頭承諾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你們已經口頭達成了換牛協議,就要履行。”艾爾肯嚴肅地對吐某說。
吐某認識到了錯誤,當場同意將牛換回來。
如今,在巴什塔提讓村,法治觀念深入人心,村民爭做法律明白人。今年以來,該村共發生13起矛盾糾紛,比去年同期下降50%,調解率100%。
曬出“明白賬”百姓心里亮
“今年,我們村已召開38次村務會議,每次會議都有村民代表參加,所有決策都由全村村民舉手表決。”巴什塔提讓村第一書記、且末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駐該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吐爾遜·肉孜說。
8月初,巴什塔提讓村在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中,計劃給83戶居住較偏僻的村民每家配一個垃圾桶。在召開村務會議時,該村財務監督委員會村民代表艾尼瓦爾·吾甫爾表示反對,他說:“環境衛生整治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村里的每一戶都應該享受配垃圾桶的紅利,費用可以由村里和村民平攤。”
艾尼瓦爾的意見得到工作隊和村“兩委”的認可。隨后,該村通過村民大會的形式征集村民意見,大家紛紛舉手贊同,全票通過。
群眾是鄉村治理的主體。在鄉村治理中,倘若沒有村民的積極參與,很多事務很難高效開展。
在該村,凡是涉及集體項目立項、土地承包、防滲渠建設、鄉村道路規劃等大額資金的使用、支出等,都要按照“四議兩公開”制度進行審議和決議,并在村公開欄公開決議和實施結果,進一步提高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決權和監督權。
“我們每季度都會公布一次村務、財務情況,讓村民清楚村里辦了哪些事、錢都花在哪兒了。”吐爾遜說。
今年以來,該村未發生一起違法違紀案事件,群眾對村委會滿意率達100%。
“一站式”服務給力
想致富沒項目,想就業沒門路,咋辦?在巴什塔提讓村“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這些問題都能解決。
據該村黨支部書記古麗仙·艾薩介紹,該大廳共設有惠民政策宣傳落實、就業創業社保服務、公共法律服務等5個窗口,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務。此外,村里借助該大廳成立了黨團志愿者服務隊和平安志愿者服務隊,為前來辦事的村民“跑腿”。
6月1日,村民吐爾孫·肉孜向該大廳就業創業社保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求助,他妻子有做涼皮的手藝,想在鎮上巴扎擺攤,但沒找到合適的攤位。工作人員很快與鎮相關部門對接,幫他妻子申請了一個攤位。
9月6日,村民肖維梁家電卡欠費了,肖維梁想通過網絡繳費,但未果。離他家最近的繳費地點在闊什薩特瑪鄉,時值農忙,肖維梁抽不出時間去。黨團志愿者服務隊志愿者姚正輝聽說后,立即幫他繳費。
9月10日,村民劉天華向村“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反映,急需一根拖拉機液壓管,平安志愿者服務隊志愿者吾斯曼·日杰甫得知后,前往且末縣皮革廠附近的農機店,幫忙購買。
今年以來,該村通過“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共為村民解決困難訴求200余件,溫暖了民心,贏得了好評。
古麗仙告訴記者:“我們村已被提名為自治區第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目前正在公示階段,得知這個消息,村民們都很開心、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