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經年累月的默默堅守;他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有的只是平凡歲月的點點滴滴,他就是烏魯木齊市公安局水磨溝區分局八道灣派出所治安民警張乘斌。
接處警、備勤,辦理治安行政案件、一般刑事案件……這些都是張乘斌每天要面對的工作。有時候,忙起來連飯都顧不上吃。
“干什么就要學什么,干一行就要愛一行”是張乘斌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在服務群眾工作中,張乘斌從小事入手,從小事做起,主動上門服務,貼心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在轄區群眾眼中,張乘斌像是一位擅長調理的中醫:采取“望聞問切”科學診斷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調制“心靈雞湯”,幫助迷途少年重返校園。
在同事眼中,張乘斌是個“破案能手”,有股不服輸、愛鉆研的勁頭,有疑問就去求證,絕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2009年5月9日,張乘斌接到烏市劉女士報案稱,她的兒子馬某被人綁架,綁架者為郭某。接到報案后,張乘斌和同事展開了調查。
經過走訪核實,張乘斌發現劉某反映的內容并不屬實,但馬某確實于2009年5月1日失蹤。經過進一步調查,張乘斌得知,幾年前,劉某和丈夫離婚,馬某一直跟父親生活。馬某失蹤后,劉某傷心過度,行為偏執。為了盡快找到兒子,劉某便報警。
了解情況后,張乘斌與同事再次多方走訪尋找,可依然無果。經研判,派出所排除了“馬某被綁架”的情況。
但是,馬某到底去哪里了?張乘斌心里一直有一個疑問。他不甘心,便利用休息時間進行調查。查詢馬某出行記錄、登錄全國失蹤人員平臺進行比對……查詢的過程有些漫長,可張乘斌沒有放棄。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7月10日,查詢工作終于有了結果。烏市公安局民警在辦理一起案件時,發現被害人與馬某身份相符。經過進一步調查,證實馬某已于2009年5月被害。
“我熱愛公安事業、熱愛偵查辦案,因為這份熱愛,我會更加努力,繼續前行?!睆埑吮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