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到一個形容婚后夫妻關系受到考驗的詞——七年之癢。今天,給大家說說首府一對夫妻的“七年之癢”,在這個故事中,有埋怨,更有滿滿的理解、包容和自豪。

埋怨背后是滿滿的愛
“這么多年了,我就想不明白,老趙咋一點兒都不覺得累呢?”一說起老趙,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特警五支隊民警楊美又愛又“恨”。
楊美口中的“老趙”,是她的丈夫、烏市公安局特警五支隊三大隊三中隊指導員趙金榮。
熟悉趙金榮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話不多、任勞任怨的“阿黑牛”(注:自治區公安廳制作拍攝的專題片《傳奇與使命》中有一頭名叫“阿黑”的牛,“服役”期間,它為基層所隊民警馱運物資,常年跋涉在山谷叢林之間),從警十年,一直扎根一線,默默奉獻。
2004年,趙金榮應征入伍。經過5年的歷練,他成為武警新疆總隊烏魯木齊市支隊一名優秀士官。2009年退伍后,他考入烏市公安局,成為特警五支隊三大隊一名民警。
從軍營到警營,從“橄欖綠”到“藏青藍”,身份變了,但信念依舊堅如磐石。
在工作中,趙金榮是支隊領導的得力干將,踏實本分、敢打敢拼。在同事眼中,他英勇執著、無私奉獻。因為業績突出,工作沒多久,他就被任命為代理干部,之后又被任命為該支隊三大隊三中隊指導員。
“我和趙金榮是同一年進入公安隊伍的,2013年冬天結婚。外人可能覺得,我們有著穩定的收入、體面的工作,而且又在同一個支隊,‘夫妻雙雙把家還’是生活常態。其實,他們不知道‘嫁給警察就是嫁給寂寞’。平時,我和趙金榮各忙各的工作,聚少離多。”楊美笑著“抱怨”說,“趙金榮每次跟我通電話時,話題幾乎離不開工作。我就想不明白,這個‘鐵憨憨’,難道就一點不考慮我有多么擔心嗎?”
雖然聽上去楊美一直在抱怨丈夫,其實她內心更多的是心疼。
“軍功章”里有我的一半
“作為人民警察,‘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職責,在這一點上,我要為趙金榮點贊!”楊美自豪地說。
三大隊主要負責環烏護城河檢查站勤務工作,檢查站成立初期,沒有大型安檢設備,檢查工作均需要人工完成。
“每個隊員全身裝備總重量不下20公斤,隊員們每天要在這種狀態下工作數小時。”趙金榮說,此外,所處環境也給他們帶來了一系列困難。
“白天紫外線強,隊員一個個都被曬得黑黝黝的。午夜以后溫度又很低,執勤時還得穿棉大衣。”趙金榮笑著說,市區的人是穿秋褲、脫秋褲,他們則是不停地脫棉衣、穿棉衣。
來回穿梭在查控、分流、督導、執勤等各崗位之間,確保各項工作萬無一失;幫群眾打熱水、蓋篷布、修車燈等,讓檢查站成為群眾心中的“暖心站”“服務站”;疫情防控期間,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自學防疫知識并組織隊員培訓、化身“托尼”老師幫民警理發……一旦進入工作狀態,趙金榮總是憑一股勁、一份真,干到極致。
趙金榮是大隊響當當的教官能手。“老趙很實在,也沒有什么架子,經常向我們分享工作經驗。有他在,我們放心。”同事們每每談起趙金榮,總是贊不絕口。
勤務間隙,趙金榮經常帶領民警開展各種警體運動,并結合支隊提出的“見縫插針式”訓練法,向民警傳授各種警務技能。
趙金榮還是大隊里閑不住的人,一有時間,或去保養站點車輛,或抄起鍋鏟、系上圍裙為同事們烹飪美食,或拿起工具修修這里、整整那里。
因工作出色,趙金榮多次受到單位表彰。“老趙的‘軍功章’里也有我的一半,我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楊美說。
相知相愛化瑣碎為溫馨
“和老趙在一起,雖然苦點、累點,但我無怨無悔。”楊美說。
在兒子瑞瑞眼里,趙金榮是“超人爸爸”。趙金榮解釋說:“老趙平時很少回家,每次孩子問起來,我總說‘爸爸在加班’,所以孩子已經習慣了老趙不在家的生活。現在一提起老趙,孩子就認為爸爸是個‘超人’,去抓壞人了。”
7年來,楊美的理解和支持,換回的是趙金榮濃濃的愛。雖然他能做的不多,但一有空,趙金榮就盡自己所能,為這個家做點什么,修修補補,洗洗涮涮,做一桌可口的飯菜。平時,夫妻間一句體貼的心頭話、一個無言的對視都會讓對方感到溫暖。正是這些甜蜜的瑣事,為他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滋味。
“現在,雖然工作還是繁忙,節假日也難得一聚,可感覺很充實,因為彼此之間早已有了默契。‘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婚姻的幸福不是以職業為標準,感情才是最主要的。”楊美常常和趙金榮開玩笑,說要把趙金榮“虧欠”她的日子都存起來,等將來退休了,再讓他慢慢地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