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在中央黨校作專題報告時強調
凝聚法治最大“公約數” 共同深化全面依法治國
新疆平安網訊 11月3日,中央黨校舉行形勢與任務報告會,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圍繞“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化新時代法律監督,共同深化全面依法治國實踐”作專題報告。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全面依法治國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鮮明提出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對完善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運行和監督機制作出部署。”張軍表示,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更加重視、依靠法治的力量,凝聚法治最大“公約數”,深化依法治國實踐。
“昆山‘龍哥’案、福建趙宇案、淶源反殺案,廣受社會關注,許多圍觀者發聲。說明什么?社會發展、進步了!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新的需求,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竭誠履職盡責的永恒動力,也是我們法治的努力方向!”圍繞全面依法治國新的歷史方位,張軍闡述了全面依法治國新的時代特征——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有更高水平、更豐富內涵的需求,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已經從“有沒有”轉變為“好不好”。
報告中,張軍從放眼世界的視野中突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講解,回顧了中國檢察制度的風雨歷程,介紹了憲法法律規定的四方面檢察職能:審查批準逮捕;審查提起公訴;實施訴訟監督;提起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是為了追求勝訴、讓職能部門下不了臺嗎?絕對不是!公益訴訟的本質是幫助、促進政府依法行政,共同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以人民為中心’落實到位。我們明確提出,要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理念,把訴前實現維護公益目的作為最佳狀態……”圍繞做實做強做優法律監督職能,張軍介紹了檢察機關做優刑事檢察、做強民事檢察、做實行政檢察、全面推進公益訴訟工作的舉措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就要落實‘輕輕重重’的寬嚴相濟政策,最大限度減少社會對立面,厚植黨的執政根基”“每一個能避免、不必要、負面的辦案環節背后,都是當事人的奔波、焦慮、等待!”圍繞檢察履職助力國家治理,張軍介紹了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堅持“少捕慎訴慎押”司法理念;用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持續落實“案-件比”質效評價標準;切實辦好群眾身邊的“小案”;做好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等標本兼治的工作。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甄占民主持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