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以來,烏魯木齊市廣大法律工作者進社區、進工地、進企業、進機關、進鄉村,通過現場宣講、微信發布、短視頻等多種形式,投入到民法典的宣傳活動中。
創新形式開展法治宣傳

10月14日,在烏魯木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仲裁大廳援助律師接待窗口,新疆新軒律律師事務所主任康妍宣律師為來訪群眾解答有關拖欠工資的法律規定。經過耐心細致的講解,來訪群眾理清了思路,對下一步如何維權有了明確認識。
最近,新疆新軒律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每天都會轉發他們自己制作的微信“每日一典”,就群眾關注的合同訂立、合同履行、合同保全、合同變更和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侵權責任等進行普法。
當日,該所律師還開展法治講座,向居民宣講民法典。康妍宣詳細介紹了居民提出的離婚財產分割、子女撫養以及繼承等方面法律問題,活動受到居民群眾稱贊。據統計,自民法典頒布以來,該所共開展線下民法典宣傳活動44次,線上宣傳130次,制作短視頻10個,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康妍宣說:“今后,我們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創新宣傳形式,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深入開展法治宣傳,讓廣大群眾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鼓勵經營戶守法經營

為引導廣大經營戶尊法學法守用用法,10月11日,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揚子江片區監察委、揚子江片區司法所和騰威社區工作人員一起來到騰威電器市場,向經營戶宣講民法典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
揚子江片區司法所所長黃錚在進行法治宣傳的同時,還講解了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的深刻含義,鼓勵經營戶守法經營。經營戶們表示:一定認真學法、用法,把生意做好,為新疆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引導群眾自覺學法用法
給舅舅養老,能成為舅舅遺產的法定繼承人嗎?在小區被高空墜物所傷,找不到侵權者應該怎么辦?
近日,烏市沙區八一片區司法所所長阿依古力·阿不都拉來到新疆農業大學社區為居民宣講民法典。阿依古力說,民法典是我國頒布的首部法典,意義重大,與百姓生活、工作息息相關,我們一定要學習好它、宣傳好它。
沙區友好南路片區司法所副所長郭雪雁每天都要在片區、社區、居民小區微信群里推送法治宣傳動漫片、民法典知識。她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隨時解答居民提出的涉法問題。如今,在友好南路片區,居民群眾有法律難題就找司法所。郭雪雁說:“我們普法宣傳的目的,就是打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法律服務送到牧民家門口

自2017年烏市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以來,1150名律師進入全市村(社區)開展法治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服務等工作。新疆大典律師事務所黨員律師古麗仙·阿來力米提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她受聘擔任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兩河片區的法律顧問,3年來,她深入鄉村、社區開展法律服務,用愛心和熱情為群眾帶去法律服務的溫暖陽光。
冬天快到了,古麗仙惦記著山里的牧民,10月16日專程驅車80多公里來到兩河片區馬家莊子村的法治公園,解答牧民們的法律困惑,并就他們在經營方面遇到的法律問題給予建議。
宣講結束后,古麗仙又與兩河片區司法所干部也爾扎提·巴合提別克來到司法所辦公室,共同商討一起婚姻糾紛的調解方案。古麗仙說,滿足牧民們的法律需求就是她的職責,今后,她每月都要來,做集中法律解答和宣講。
打造無縫銜接普法格局
9月中旬,建筑面積520多平方米的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成使用,調解委員會、律師、公證等法律服務機構進駐辦公,成為烏魯木齊市綜合性強、法律服務功能齊全的區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市民在這里可以享受“一站式”法律服務。
近年來,烏魯木齊市以區(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龍頭,同步推進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站建設與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實現了公共法律服務區(縣)、街道(鄉)、社區、村三級平臺覆蓋。
烏魯木齊市堅持立法、執法、司法全過程普法,把握各個環節,系統打造無縫銜接普法格局。5年來,通過出臺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召開立法座談會、論證會、研討會、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各行政執法機關不斷健全和完善執法過程“法律告之”,“執法先普法”已經成為行政執法機關的行為準則。市屬各行政執法部門將以案釋法融入具體案件的每個環節,以普法提高辦案效率,以辦案提升普法實效。
烏魯木齊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司法局局長張景春說,為進一步加大法治宣傳力度,我們要堅持線上線下一體化普法,利用微信平臺開設以案釋法、法律講堂、微焦點、微關注等欄目,兼顧信息傳播、學法講法、法律服務等多項功能,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大普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