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一水果攤主因占道經營,與城管發生爭執,攤主將果筐砸在城管面前致城管隊員楊某某手被劃傷,楊某某隨后追打攤主,攤主在躲避過程中抓起西瓜刀砍傷楊某某手部。9月13日,重慶市南岸區公安分局發文通報處理結果,認定攤主行為系正當防衛,受到眾多網友點贊。
人們之所以點贊,首先得益于公安機關準確適用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針對正在實施不法侵害行為的人,基于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侵害的目的,采取的一定限度內的制止行為。本次事件中,攤主賭氣把筐砸在地上,很難看出存在傷害城管的故意,城管打人與其說是還手,更像是出于泄憤的故意傷害。而從曝光的監控畫面來看,女性攤主面對城管拳腳無還手之力,醫院診斷也顯示,攤主呈輕型顱腦損傷,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
在人身安全受到現實緊迫威脅,又處于孤立無援的緊張心理狀態時,攤主情急之下拿起水果刀砍向城管,顯然不屬于相互斗毆,而是防衛行為;將城管手部砍傷,亦非明顯超出必要限度的重大損害。認定攤主砍傷城管系正當防衛,符合法律規定及近期出臺的指導意見要求,也符合公眾樸素的情感判斷與伸張正義的期待。
警方對這起事件的認定,不僅捍衛了司法正義,更讓人看到了警方在處理城管與攤販矛盾中的該有立場——以法律為準繩,不偏袒任何一方。
在城管與攤販矛盾中,人們習慣同情弱者,在事件原委沒有完整呈現,或者調查結果表述不清時,很容易先入為主地站在攤販一邊指責城管的工作,而城管隊伍也確實存在素質不齊、一些違規執法行為被姑息的情況。在此背景下,城管有時合理的執法行為也會由于缺乏信任基礎受到指責,而個別城管的違規行為因為沒有被及時糾正,也會變得有恃無恐、變本加厲。
改變這種狀況,糾正輿論偏見,要的就是警方條分縷析、不和稀泥的處理方式——攤主占道經營并抗拒管理,因阻礙執行職務予以警告處罰;攤主砍傷城管系正當防衛,無需承擔法律責任;城管毆打他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行政拘留。這絕非“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基于對事件經過的清楚核查,將雙方行為逐一定性,分別依法予以處理,糾正“誰受傷誰有理”“大事化小再化了”等錯誤傾向。一方面足以讓公眾感受到國家機關公正執法的決心,另一方面也亮出了反對不文明執法的鮮明態度,倒逼執法隊伍約束自身行為,增強法律意識,提高執法能力,依法依規為人民服務。
輿論普遍對處理決定表示支持,未對攤主被予以警告處罰表示不滿,也很能說明問題。公眾對弱者抱有同情,卻并不會不講道理地偏袒某一方。攤主占道經營明顯有錯在先,有關機關將姿態放平,有事說事有理講理,據實作出公正處斷,自然會得到認可。同樣地,如果城管每次都能采取適當的方式與攤販溝通化解矛盾,公眾也不會總是站在對立面指責城管。
可以說,此次事件及處理決定值得攤販、城管和相關部門引以為戒、引以為鑒。在法律的軌道上厘定是非、伸張正義,一切將變得簡單,人們也不會被情緒裹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