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今年以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認真貫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各項要求,做好“六個加法”,不斷強化社會治理根基。
社會治理+制度化,強化組織領導。該縣將社會治理工作納入黨政“一把手工程”,作為落實總目標、鞏固平安創建成果的重中之重,統一組織領導;健全完善監督檢查制度和考評體系,由縣委政法委牽頭,采用“紅黃黑榜”考核管理辦法,定期對各鄉(鎮)和部門(單位)進行考評,并將考核結果與年度平安建設考核掛鉤。
社會治理+規范化,強化基層基礎。該縣在每個鄉(鎮)配備1名政法委員、4名綜治中心干部,配齊配強“一線隊伍”,明確工作職責任務;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機制,讓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社會治理+網格化,強化源頭治理。該縣整合黨建、綜治等各類網格,科學配制力量,實現社區治理“一張網”;依托網格建立黨群服務站、居民議事廳等,最大限度暢通民意表達渠道,目前已建設完成集便民服務、休閑活動、居民議事為一體的黨群服務站5個。
社會治理+全程化,強化服務管理。該縣堅持統籌協調、因地制宜、區域共享、合理布局,以“一網格一陣地”為目標,在黨群服務站設置矛盾糾紛調解室、業主委員會、聯戶長議事廳等,面向群眾開展組團式服務、項目化服務和黨員志愿服務,確保簡單事項不出小區、復雜事項可代辦。
社會治理+信息化,強化科技支撐。該縣積極推動“智慧小區”建設,全面推廣“社區管家”APP,通過社區“建碼”搭臺、“掃碼”說事、“碼上”報到等形式,創新黨建引領下的群眾服務、社會治理新模式。
社會治理+自治化,強化共治共建。該縣推行“黨建+物業”治理模式,建立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協調運行機制,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依法履行職責,規范運作,創建管理有序、環境優美、治安良好、人際關系和諧的居住小區。